|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9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27页 |
| ·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建模 | 第16-17页 |
| ·航天器姿态控制方法 | 第17-22页 |
| ·输入受限的控制方法 | 第22-24页 |
| ·容错控制方法 | 第24-27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7-29页 |
| 第2章 挠性航天器的数学模型及预备知识 | 第29-41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参考坐标系 | 第29-32页 |
| ·坐标系的定义 | 第29-31页 |
| ·坐标系间的变换关系 | 第31-32页 |
| ·挠性航天器的运动学模型 | 第32-36页 |
| ·欧拉角表示法 | 第32-33页 |
| ·四元数表示法 | 第33-34页 |
|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 第34-36页 |
| ·控制理论基础 | 第36-40页 |
| ·Lyapunov 稳定性理论 | 第37-38页 |
| ·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控制受限的挠性航天器智能变结构输出反馈控制 | 第41-57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挠性航天器控制模型 | 第42-43页 |
| ·神经网络变结构输出反馈姿态控制 | 第43-51页 |
| ·变结构输出反馈姿态控制器设计 | 第44-45页 |
| ·神经网络控制补偿器设计 | 第45-46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46-47页 |
| ·控制器设计步骤 | 第47页 |
| ·仿真结果 | 第47-51页 |
| ·自适应神经网络变结构输出反馈姿态控制 | 第51-56页 |
| ·自适应神经网络变结构输出反馈姿态控制器设计 | 第51-53页 |
| ·仿真结果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挠性航天器时延自适应变结构容错控制 | 第57-77页 |
| ·引言 | 第57-58页 |
| ·考虑安装矩阵的挠性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方程 | 第58-59页 |
| ·时延自适应变结构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59-65页 |
| ·无故障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59-61页 |
| ·无故障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61-63页 |
| ·时延自适应变结构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63-65页 |
| ·仿真结果 | 第65-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5章 带有控制受限的挠性航天器变结构容错控制 | 第77-97页 |
| ·引言 | 第77-78页 |
| ·主动振动补偿器设计 | 第78-79页 |
| ·执行机构故障下挠性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方程 | 第79页 |
| ·变结构姿态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 第79-84页 |
| ·变结构姿态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80-82页 |
| ·控制参数k(t)下界的分析 | 第82-84页 |
| ·仿真结果 | 第84-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 结论 | 第97-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1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8-121页 |
| 致谢 | 第121-122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