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累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4-18页 |
(一) 累犯与惯犯的区别 | 第14-15页 |
(二) 累犯与再犯的区别 | 第15-17页 |
(三) 累犯与前科的区别 | 第17-18页 |
二、与特定数罪形态竞合时累犯的认定与处理 | 第18-22页 |
(一) 与牵连犯竞合时累犯的认定与处理 | 第18-19页 |
(二) 与连续犯竞合时累犯的认定与处理 | 第19-20页 |
(三) 与数罪并罚竞合时累犯的认定与处理 | 第20-22页 |
三、在不同法域犯罪对累犯认定的影响 | 第22-26页 |
(一) 在我国四法域实施犯罪行为对累犯认定的影响 | 第22-25页 |
(二) 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对累犯认定的影响 | 第25-26页 |
四、我国新旧刑法典的冲突对累犯认定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一) 累犯认定中溯及力的问题 | 第27页 |
(二) 本文主张 | 第27-28页 |
五、追诉时效届满后能否构成累犯 | 第28-31页 |
(一) 世界各国(地区)针对这一问题存在着的立法模式 | 第29-30页 |
(二) 本文主张 | 第30-31页 |
六、判决生效后发现罪犯应构成累犯的如何处理 | 第31-33页 |
(一) 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待该问题的观点 | 第31-32页 |
(二) 本文主张 | 第32-33页 |
七、累犯认定中的时间问题 | 第33-36页 |
(一) 犯罪分子所犯后罪发生的时间上限 | 第33-35页 |
(二) 犯罪分子所犯后罪发生的时间下限 | 第35-36页 |
八、缓刑考验期满后又故意实施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累犯 | 第36-39页 |
(一) 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待该问题的观点 | 第37-39页 |
(二) 本文主张 | 第39页 |
九、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罪的能否构成累犯 | 第39-42页 |
(一) 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待该问题的观点 | 第40页 |
(二) 本文主张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