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量刑基本问题概述 | 第12-14页 |
(一) 量刑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量刑的特征 | 第13页 |
(三) 量刑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外单位犯罪量刑的立法现状探究 | 第14-24页 |
(一) 两大法系单位犯罪的量刑模式初探 | 第14-18页 |
1. 大陆法系单位犯罪量刑模式概述 | 第14-15页 |
2. 英美法系的单位犯罪量刑模式概述 | 第15-16页 |
3. 两大法系的单位犯罪量刑模式之比较 | 第16-18页 |
(二) 各国单位犯罪量刑立法现状探究 | 第18-24页 |
1. 美国单位犯罪量刑的立法现状研究 | 第18-20页 |
2. 法国单位犯罪量刑的立法现状研究 | 第20-21页 |
3. 德国单位犯罪量刑的立法现状研究 | 第21-23页 |
4. 各国单位犯罪量刑的立法现状之比较 | 第23-24页 |
三、我国单位犯罪量刑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一) 我国单位犯罪量刑在立法方面尚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1. 对单位犯罪的概念和主体范围规定的模糊性导致量刑的不确定性 | 第25页 |
2. 对单位犯罪的量刑种类规定单一,罚金数额规定笼统 | 第25-26页 |
3. 对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的相关自然人量刑幅度差距较大 | 第26-27页 |
4. 我国立法中对于单位犯罪的量刑制度规定不健全 | 第27-29页 |
(二) 我国单位犯罪量刑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1. 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的主犯和从犯的区分问题 | 第29-30页 |
2. 单位犯罪量刑中有关追诉时效的确认的问题 | 第30-31页 |
3. 单位与自然人能否构成共同犯罪以及构成共同犯罪时的责任认定 | 第31-32页 |
4. 单位犯罪中对自然人的量刑与自然人犯罪中的量刑存在严重失衡 | 第32-33页 |
5. 地方行政机关对司法权的干涉导致量刑不公开、不透明 | 第33页 |
四、我国单位犯罪量刑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3-38页 |
(一) 我国单位犯罪量刑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 第33-34页 |
1. 我国单位犯罪量刑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33-34页 |
2. 我国单位犯罪量刑制度改革的目标 | 第34页 |
(二) 我国单位犯罪量刑制度的完善 | 第34-38页 |
1. 引入其它资格刑、完善罚金刑的相关规定 | 第34-35页 |
2. 扩大没收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提高刑罚遏制单位犯罪的威慑力 | 第35-36页 |
3. 平衡单位犯罪中相关自然人的刑罚与自然人犯罪的刑罚之间的量刑幅度 | 第36页 |
4. 完善单位犯罪的自首与立功等量刑情节及制度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