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河南省高校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 第14-15页 |
1 90后大学生主导价值观概述 | 第15-24页 |
·价值观的涵义及特征 | 第15-18页 |
·价值观的涵义 | 第15-16页 |
·价值观的特征 | 第16-17页 |
·价值观的功能 | 第17-18页 |
·90后大学生主导价值观 | 第18-24页 |
·主导价值观的涵义 | 第18-19页 |
·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坚持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2 河南省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24-44页 |
·河南省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 | 第25-38页 |
·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政治和经济价值观的影响 | 第25-28页 |
·当前多元文化并存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 第28-30页 |
·我国优良传统道德对大学生民族价值观的影响 | 第30-34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影响 | 第34-35页 |
·学校教育在形成大学生主导价值观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家庭教育在形成大学生主导价值观中的作用 | 第36-38页 |
·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学生价值观教育缺乏系统性 | 第38-39页 |
·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 第39-40页 |
·学校的价值观教育途径单一 | 第40页 |
·家庭教育重智育轻价值观教育 | 第40页 |
·大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缺乏主动性 | 第40-41页 |
·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1-44页 |
·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影响 | 第41-42页 |
·主管部门对教育阶段的协调不够 | 第42页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减弱 | 第42页 |
·某些社会不良诱因影响加深 | 第42-43页 |
·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各自为战 | 第43-44页 |
3 河南省90后大学生加强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第44-56页 |
·认真把握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 第44-46页 |
·强烈的价值观主体性 | 第44-45页 |
·价值观取向的多元性 | 第45页 |
·价值观目的的现实性 | 第45页 |
·价值观内容的民族性 | 第45-46页 |
·表现形式的情绪性 | 第46页 |
·形成有益于90后大学生形成主导价值观的社会环境 | 第46-50页 |
·主管部门协调形成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体系工程 | 第46-47页 |
·社会媒体应关注和引导正确价值导向 | 第47页 |
·建立大学生主导价值观教育的多种培养基地 | 第47-48页 |
·家庭教育成为培养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源头 | 第48-50页 |
·学校要成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主导价值观的主阵地 | 第50-53页 |
·提高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认知 | 第50-51页 |
·创新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 第51-52页 |
·拓宽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领域 | 第52页 |
·改革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 | 第52-53页 |
·包容大学生偶现的非理性情感 | 第53页 |
·为大学生加强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 第53-56页 |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 第53-54页 |
·培养大学生理性教育的思维模式 | 第54页 |
·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 第54页 |
·促使大学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 第54-55页 |
·拓宽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视野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A: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B:个案访谈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