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础知识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BPM 及传统工作流简介 | 第17-19页 |
·Artifact 与Artifact 系统 | 第19-23页 |
·ArtiFlow 模型 | 第23-24页 |
·Petri 网简介 | 第24-26页 |
·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Petri 网的动态性质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ArtiFlow 模型设计 | 第27-43页 |
·引言 | 第27页 |
·ArtiFlow 模型及基本元素规范化描述 | 第27-33页 |
·ArtiFlow 模式 | 第28页 |
·服务元素 | 第28-31页 |
·库元素 | 第31页 |
·传输管道元素 | 第31-32页 |
·业务规则 | 第32-33页 |
·ArtiFlow 模型定义 | 第33页 |
·ArtiFlow 模型设计方法 | 第33-37页 |
·基本元素的属性设计 | 第33-34页 |
·基于XML 的模型存储格式设计 | 第34-35页 |
·模型设计规则 | 第35-36页 |
·模型设计方法 | 第36-37页 |
·ArtiFlow 模型基本结构 | 第37-39页 |
·ArtiFlow 模型设计实例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ArtiFlow 模型检查 | 第43-63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ArtiFlow 模型逻辑结构 | 第44-45页 |
·Artifact 生命周期可达性验证 | 第45-56页 |
·Artifact 生命周期可达的概念 | 第45-46页 |
·Artifact 属性划分 | 第46-47页 |
·业务关联规则 | 第47-50页 |
·基于Petri 网分析获得Artifact 有效生命周期过程 | 第50-53页 |
·Artifact 生命周期可达性验证算法设计 | 第53-56页 |
·Artifact 持久性检查 | 第56-57页 |
·Artifact 唯一存在性检查 | 第57-59页 |
·ArtiFlow 模型完整性检查 | 第59-62页 |
·基于无向图连通性的检查思想 | 第59-60页 |
·算法设计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ArtiFlow 模型优化 | 第63-69页 |
·引言 | 第63页 |
·优化分析 | 第63-67页 |
·模型优化概念及优化过程 | 第63-64页 |
·模型优化指标 | 第64页 |
·基于服务事件链的模型优化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优化效果和意义 | 第65-66页 |
·算法设计 | 第66-67页 |
·基于模型应变系数的最优标准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ArtiFlow 管理器应用测试 | 第69-81页 |
·引言 | 第69页 |
·ArtiFlow 管理器 | 第69-71页 |
·系统架构 | 第69-71页 |
·开发环境 | 第71页 |
·应用测试 | 第71-79页 |
·设计器测试 | 第71-72页 |
·检查器测试 | 第72-77页 |
·优化分析器测试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