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对铝酸钠溶液种分附聚影响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铝酸钠溶液的结构 | 第9-11页 |
|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的分解机理 | 第11-12页 |
| ·强化种分过程 | 第12-17页 |
| ·活化晶种 | 第12-13页 |
| ·外场强化 | 第13页 |
| ·添加剂强化 | 第13-15页 |
| ·附聚条件优化 | 第15-17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颗粒粒度分形的研究 | 第19-20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种分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21-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种分实验步骤 | 第21页 |
| ·实验条件 | 第21页 |
|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21页 |
| ·实验主要试剂药品 | 第21-22页 |
| ·实验装置示意图 | 第22页 |
| ·化学分析 | 第22-25页 |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2-24页 |
| ·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24-25页 |
| ·制样 | 第25页 |
| ·铝酸钠溶液的配制 | 第25页 |
| ·晶种筛分 | 第25页 |
| ·固体样品的处理 | 第25页 |
| ·分析与表征方法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添加剂作用下种分附聚过程及宏观动力学 | 第28-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 ·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粒度分布数据分析 | 第28-35页 |
| ·粒度分布曲线图 | 第35-42页 |
| ·附聚宏观动力学 | 第42-47页 |
| ·温度对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附聚宏观动力学分析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粒度分布的分形理论与应用 | 第49-59页 |
| ·粒度分布的分形理论 | 第49-56页 |
| ·粒度分布函数的分形公式数学推导 | 第49-50页 |
| ·粒度分布分形在氢氧化铝产品粒度中的应用 | 第50-56页 |
| ·基于粒度分布信息宏观动力学的全微分求算公式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添加剂作用种分机理推测 | 第59-66页 |
| ·EDTA作用下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光谱 | 第59-61页 |
| ·EDTA的紫外光谱 | 第59-60页 |
| ·纯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光谱 | 第60页 |
| ·EDTA作用于铝酸钠溶液紫外光谱 | 第60-61页 |
| ·EDTA作用下铝酸钠溶液的红外光谱 | 第61-64页 |
| ·铝酸钠溶液的红外特征光谱 | 第61-62页 |
| ·EDTA作用下铝酸钠溶液的红外光谱 | 第62-64页 |
| ·EDTA作用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机理推测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