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必要性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的内涵 | 第18-20页 |
一 情感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情感教学的内涵 | 第19页 |
三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的内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的特征 | 第20-21页 |
一 兴趣性 | 第20页 |
二 创造性 | 第20-21页 |
三 发展性 | 第21页 |
第三节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 第21-26页 |
一 实施情感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在需求 | 第21-23页 |
二 实施情感教学是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迫切需要 | 第23-24页 |
三 实施情感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现状调查 | 第26-35页 |
第一节 郑州市某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 第26-29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调查结果统计 | 第26-27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开展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一 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 第29-30页 |
二 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的作用 | 第30页 |
三 师生缺乏互动,疏忽情感交流 | 第30-31页 |
四 教学评价单一,片面注重分数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一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 第32页 |
二 教师情感素质有待提升 | 第32-33页 |
三 学生情感素质有待培养 | 第33页 |
四 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的对策 | 第35-46页 |
第一节 创设情感教学场境,增强学生情感素质 | 第35-38页 |
一 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 第35-36页 |
二 利用多媒体工具,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 | 第36-37页 |
三 巧用教学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情感素质 | 第38-40页 |
一 提升教师对情感教学的认同度 | 第39页 |
二 加强教师的情感素质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增进情感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 第40-43页 |
一 平等施教,一视同仁对待学生 | 第40-41页 |
二 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 第41-42页 |
三 真诚沟通,师生互相尊重和信任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实施评价的多元化,促进情感教学发展 | 第43-46页 |
一 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成长的动态 | 第43-44页 |
二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44页 |
三 关注生活化评价,促使学生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