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缓刑的适用条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论 | 第7-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研究视角 | 第7-8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一章 缓刑制度概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缓刑的概念和特征 | 第9-11页 |
一、缓刑和缓刑制度 | 第9-10页 |
二、缓刑的特征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缓刑的立法变迁 | 第11-12页 |
一、缓刑的萌芽 | 第11页 |
二、大陆法系缓刑制度的出现 | 第11页 |
三、我国缓刑制度的发展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缓刑存在的价值和功能 | 第12-15页 |
一、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 第12-13页 |
二、缓刑的积极价值 | 第13-15页 |
第四节 中国缓刑制度的适用现状 | 第15-20页 |
一、缓刑适用率呈总体上升趋势 | 第15-16页 |
二、犯罪类型与缓刑适用关系密切 | 第16-18页 |
三、与强制措施的关系密切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缓刑的适用条件 | 第20-31页 |
第一节 缓刑适用的刑罚方面的条件 | 第20-21页 |
一、原判刑罚的限制 | 第20-21页 |
二、其他禁止性条件的限制 | 第21页 |
第二节 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 | 第21-26页 |
一、犯罪情节条件 | 第21-22页 |
二、悔罪表现条件 | 第22-24页 |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 第24-25页 |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缓刑的排除适用 | 第26-29页 |
一、绝对禁止缓刑适用的情况 | 第26-27页 |
二、相对限制缓刑适用的情况 | 第27-29页 |
第四节 缓刑的减刑 | 第29-31页 |
一、缓刑考验期执行不满一半以上不得减刑 | 第29-30页 |
二、判决要求履行的义务没有执行完毕不得减刑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司法实践中关于缓刑适用的问题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刑事实体法律不够完善 | 第31-33页 |
一、我国现有的实体法律规定 | 第31页 |
二、实体法导致的缓刑适用问题 | 第31-32页 |
三、实体法律亟待规范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刑事程序法律不够完善 | 第33-35页 |
一、我国现有的程序法律规定 | 第33页 |
二、程序法导致的缓刑适用问题 | 第33-35页 |
三、程序法亟待规范 | 第35页 |
第三节 考察制度不健全 | 第35-37页 |
一、我国现有的考察制度 | 第35页 |
二、考察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缓刑适用问题 | 第35-36页 |
三、考察制度亟待规范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中国缓刑制度之完善 | 第37-42页 |
第一节 缓刑实体法律的完善 | 第37-38页 |
一、缓刑有关法律的完善 | 第37-38页 |
二、规范性文件的完善 | 第38页 |
第二节 缓刑程序法的完善 | 第38-40页 |
一、法院内部的程序完善 | 第38-39页 |
二、加强检察机关监督职能 | 第39页 |
三、考察监督社会化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缓刑考察的完善 | 第40-42页 |
一、考察内容的完善 | 第40-41页 |
二、考察力量的完善 | 第41页 |
三、考察制度的完善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