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高动态范围图像信号恢复与增强算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3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2-21页
        1.2.1 基于单幅图像的高动态范围图像重建第13-16页
        1.2.2 基于多幅不同曝光图像的高动态范围图像重建第16-21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1-29页
        1.3.1 单幅图像的高动态范围图像重建第21-23页
        1.3.2 静态场景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第23-24页
        1.3.3 动态场景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第24-27页
        1.3.4 多曝光图像融合重建的质量评价第27-29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及创新点第29-30页
2 基于模糊理论的单幅高动态图像重建第30-42页
    2.1 问题的描述第30-31页
    2.2 图像预处理第31-33页
        2.2.1 HSV色彩空间变换第31-32页
        2.2.2 非线性变换第32-33页
    2.3 高动态图像的重建第33-38页
        2.3.1 空间域映射到模糊域的变换第33-36页
        2.3.2 模糊域上的图像增强第36-37页
        2.3.3 空间域上的高动态图像重建第37-38页
    2.4 实验结果分析第38-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3 多尺度细节融合的多曝光高动态图像重建第42-56页
    3.1 问题的描述第42-44页
    3.2 多尺度变换第44-46页
        3.2.1 多尺度高斯分解第44-45页
        3.2.2 多尺度拉普拉斯分解第45-46页
        3.2.3 重构源图像第46页
    3.3 多尺度细节融合的多曝光高动态图像重建第46-50页
        3.3.1 测度因子确定第47-48页
        3.3.2 权重确定第48页
        3.3.3 构造权重图映射函数第48-49页
        3.3.4 图像融合规则第49-50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0-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4 基于人眼视觉适应函数的多曝光高动态图像重建第56-72页
    4.1 问题的描述第56-57页
    4.2 多曝光图像融合的HDR图像重建模型第57-58页
    4.3 光度值关系模型第58-60页
        4.3.1 光度值比例关系第58-59页
        4.3.2 图像平均亮度与曝光时间关系第59-60页
    4.4 鲁棒性曲线建立第60-64页
        4.4.1 曲线映射关系的确定第60-61页
        4.4.2 视觉适应曲线模型的建立第61-63页
        4.4.3 确定最佳曝光点第63-64页
    4.5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重建第64-66页
        4.5.1 序列图像融合权重确定第64-66页
        4.5.2 运动像素点剔除第66页
        4.5.3 融合算法流程第66页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6-71页
        4.6.1 静态LDR图像序列融合第67-68页
        4.6.2 含有运动目标的LDR图像序列融合第68-69页
        4.6.3 相机微小移动的LDR图像序列融合第69-70页
        4.6.4 超暗区域的信息恢复第70-71页
    4.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基于灰度级映射函数建模的多曝光高动态图像重建第72-94页
    5.1 问题的描述第72-73页
    5.2 灰度级映射关系第73-78页
        5.2.1 同一灰度不同曝光像素值变化关系第73-74页
        5.2.2 基于最大熵的基准图像选择第74-76页
        5.2.3 灰度级融合算法流程图第76-78页
    5.3 运动区域检测和鬼影消除第78-83页
        5.3.1 鬼影检测第78-81页
        5.3.2 灰度级映射的鬼影检测第81-83页
        5.3.3 鬼影消除第83页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3-91页
        5.4.1 静态场景LDR图像序列融合第83-84页
        5.4.2 相机微小移动的LDR图像序列融合第84-85页
        5.4.3 含有运动目标的LDR图像序列融合第85-89页
        5.4.4 不符合像素值顺序的多曝光融合第89-91页
    5.5 融合质量评价和计算效率分析第91-92页
        5.5.1 融合质量评价第91页
        5.5.2 计算效率对比分析第91页
        5.5.3 存在问题第91-92页
    5.6 本章小结第92-94页
6 基于模糊理论的多曝光高动态图像重建效果评价方法第94-108页
    6.1 问题的描述第94-95页
    6.2 基于模糊理论的多曝光高动态图像重建效果评价方法第95-101页
        6.2.1 单因素评价指标第95-97页
        6.2.2 基于模糊理论的多曝光图像融合效果评价算法第97-99页
        6.2.3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第99-101页
    6.3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01-107页
    6.4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08-112页
    7.1 总结第108-109页
    7.2 展望第109-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4页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HNAK2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新型预后标志物及重要致癌蛋白的研究
下一篇:腺癌新分类对早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