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项目跟投制度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项目跟投制度综述 | 第10-12页 |
1.2.2 万科股权激励制度综述 | 第12-13页 |
1.2.3 股权激励制度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综述 | 第13-15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1.1 项目跟投制度概念 | 第18页 |
2.1.2 股权激励制度概念 | 第18页 |
2.2 常见股权激励方式 | 第18-19页 |
2.2.1 员工持股 | 第18-19页 |
2.2.2 股票期权 | 第19页 |
2.2.3 虚拟股权 | 第19页 |
2.3 项目跟投制度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3.1 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2.3.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2页 |
3 万科项目跟投制度概述 | 第22-27页 |
3.1 万科概况 | 第22页 |
3.2 万科员工股权激励制度探索历程 | 第22-23页 |
3.2.1 2006年限制性股票激励制度 | 第22-23页 |
3.2.2 2010年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 第23页 |
3.2.3 2014年项目跟投激励制度 | 第23页 |
3.3 万科项目跟投制度实施背景及原因 | 第23-25页 |
3.3.1 股权激励制度效果不足 | 第23页 |
3.3.2 万科财务指标状况不佳 | 第23-24页 |
3.3.3 公司股权结构高度分散 | 第24-25页 |
3.4 万科项目跟投制度具体实现方式 | 第25-27页 |
3.4.1 跟投比例与范围 | 第25页 |
3.4.2 跟投形式 | 第25-26页 |
3.4.3 跟投收益 | 第26页 |
3.4.4 退出制度 | 第26-27页 |
4 万科项目跟投制度实施效果分析 | 第27-45页 |
4.1 万科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 第27-42页 |
4.1.1 万科主要财务指标纵向分析 | 第27-33页 |
4.1.2 万科主要财务指标横向分析 | 第33-35页 |
4.1.3 万科企业价值评估 | 第35-42页 |
4.2 万科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42-45页 |
4.2.1 经营类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42-43页 |
4.2.2 顾客类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43-44页 |
4.2.3 员工类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44-45页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5-48页 |
5.1 万科项目跟投制度实施效果分析结论 | 第45-46页 |
5.2 万科项目跟投制度启示 | 第46-47页 |
5.2.1 制定创新型股权激励制度 | 第46页 |
5.2.2 发挥企业人才资源优势 | 第46-47页 |
5.2.3 设置配套的内外部协调体系 | 第47页 |
5.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