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的PPP养老项目激励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我国老龄化及养老服务现状 | 第8-9页 |
1.1.2 我国PPP项目的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1.1.3 政府全力推进养老产业 | 第10页 |
1.1.4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27页 |
2.1 养老项目理论分析 | 第16-18页 |
2.1.1 国外养老相关研究 | 第16页 |
2.1.2 国内养老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2 PPP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1页 |
2.2.1 PPP模式理论界定 | 第18-19页 |
2.2.2 PPP模式的应用 | 第19-20页 |
2.2.3 PPP养老项目合作模式 | 第20-21页 |
2.3 激励理论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2.3.1 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2.3.2 PPP模式中的激励制度 | 第22-23页 |
2.4 演化博弈理论研究 | 第23-26页 |
2.4.1 传统博弈论概述 | 第23-24页 |
2.4.2 演化博弈论概述 | 第24-25页 |
2.4.3 演化博弈理论应用 | 第25页 |
2.4.4 PPP模式演化博弈研究 | 第25-26页 |
2.5 文献总评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养老项目PPP模式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 第27-33页 |
3.1 演化博弈分析框架 | 第27-28页 |
3.2 指标体系的遴选思路和结果 | 第28-29页 |
3.3 基本假定 | 第29-31页 |
3.3.1 政府部门的成本和收益 | 第29-30页 |
3.3.2 社会部门的成本和收益 | 第30页 |
3.3.3 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 | 第30-31页 |
3.4 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演化博弈模型求解及仿真分析 | 第33-53页 |
4.1 政府部门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第33-34页 |
4.2 社会部门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第34-35页 |
4.3 政府部门和社会部门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35-41页 |
4.4 演化博弈仿真 | 第41-47页 |
4.4.1 政府成本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2 政府收益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3 社会部门成本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4 社会部门收益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5 初始比例值对演化路径的影响 | 第45-47页 |
4.5 演化博弈现实状态的确定 | 第47-52页 |
4.5.1 问卷设计 | 第47-49页 |
4.5.2 问卷分析 | 第49-51页 |
4.5.3 PPP养老项目现实分析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推动我国PPP养老项目发展的激励对策建议 | 第53-59页 |
5.1 对现有PPP养老项目的激励对策建议 | 第53-56页 |
5.1.1 继续推进多形式的激励政策 | 第53-54页 |
5.1.2 部分养老项目应逐步减少激励 | 第54页 |
5.1.3 部分养老项目应加强激励 | 第54-55页 |
5.1.4 适当降低政府的激励成本 | 第55-56页 |
5.2 推动建设更多PPP养老项目的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5.2.1 降低准入门槛与补贴门槛 | 第56页 |
5.2.2 制定养老机构分层建设与补贴标准 | 第56-57页 |
5.2.3 覆盖多元化服务的支持政策 | 第57页 |
5.2.4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的政策激励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A | 第66-69页 |
附录B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