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量子论论文

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准一维纳米线量子点电子自旋态的影响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引言第12-16页
    1.2 本文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第18-26页
    2.1 电子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第18-21页
    2.2 电偶极自旋共振第21-22页
    2.3 声子诱导自旋衰减第22-24页
    2.4 双量子点中电子的交换作用第24-26页
第三章 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纳米线双量子点中单电子电偶极跃迁的影响第26-47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纳米线双量子点的模型第27-31页
    3.3 在纳米线双量子点中单电子能级第31-36页
    3.4 单电子的电偶极跃迁第36-42页
        3.4.1 跃迁率对磁场的依赖关系第37-39页
        3.4.2 单量子点内自旋混合的影响第39-40页
        3.4.3 双量子点之间距离的依赖关系第40-42页
    3.5 声子诱导能级之间的衰减第42-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磁场方向对量子点中自旋衰减各向异性的影响第47-59页
    4.1 引言第47-48页
    4.2 物理模型第48-49页
    4.3 体系能谱和本征波函数第49-54页
    4.4 电偶极自旋共振的各向异性第54-55页
    4.5 电子自旋衰减的各向异性第55-57页
    4.6 总结第57-59页
第五章 量子点束缚势对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的影响第59-72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物理模型第59-61页
    5.3 主体能谱和主体波函数第61-64页
    5.4 系统哈密顿量的能谱和本征波函数第64-70页
    5.5 势垒高度对电偶极自旋共振的影响第70-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在纳米线双量子点中有效控制双电子自旋相互作用第72-89页
    6.1 引言第72-73页
    6.2 双量子点自旋相互作用的有效哈密顿量第73-83页
        6.2.1 正交完备集的推导第74-77页
        6.2.2 单电子的二次量子化哈密顿量第77-78页
        6.2.3 两个电子之间有效交换作用第78-83页
    6.3 磁场在自旋相互作用中的作用第83-86页
    6.4 调节磁场方向对交换作用的影响第86-87页
    6.5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89-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性对地质灾害影响研究
下一篇:反幂势薛定谔方程与分数阶Laplace方程的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