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英汉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淋巴瘤与Jeko-1细胞概述 | 第12-14页 |
1.2 噬菌体展示技术与肿瘤靶向多肽的淘选 | 第14-20页 |
1.2.1 针对靶蛋白的体外噬菌体展示技术 | 第17页 |
1.2.2 针对细胞的噬菌体展示筛选技术 | 第17-19页 |
1.2.3 体内噬菌体展示 | 第19-20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淋巴瘤细胞系jeko-1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 | 第22-36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2-24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1.2 材料与试剂 | 第22-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2.2.1 试剂配制 | 第24-26页 |
2.2.2 淋巴瘤细胞系Jeko-1培养 | 第26页 |
2.2.3 噬菌体滴度测定 | 第26-27页 |
2.2.4 噬菌体展示淘选过程 | 第27-29页 |
2.2.5 噬菌体单克隆的获取和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29-31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2.3.1 滴度测定 | 第31页 |
2.3.2 淋巴瘤细胞系Jeko-1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多肽的淘选与富集 | 第31-32页 |
2.3.3 噬菌体单克隆及其多肽序列的获取 | 第32-34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淋巴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多肽的初步研究 | 第36-56页 |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36-38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5页 |
3.2.1 试剂配制 | 第38-40页 |
3.2.2 多肽合成 | 第40-41页 |
3.2.3 淋巴瘤细胞系Jeko-1培养 | 第41页 |
3.2.4 人淋巴细胞的提取及原代培养 | 第41-42页 |
3.2.5 多肽的免疫荧光实验 | 第42页 |
3.2.6 偶联肽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7 多肽磁珠偶联 | 第43-44页 |
3.2.8 免疫共沉淀 | 第44页 |
3.2.9 SDS-PAGE及银染 | 第44-45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5-54页 |
3.3.1 多肽合成 | 第45-49页 |
3.3.2 多肽的特异性鉴定 | 第49-51页 |
3.3.3 多肽对不同亚型淋巴瘤细特异性鉴定 | 第51-52页 |
3.3.4 偶联肽对淋巴瘤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5 多肽结合靶分子的初步分离 | 第54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D型逆序多肽的特异性研究 | 第56-64页 |
前言 | 第56-57页 |
4.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57页 |
4.1.1 仪器 | 第57页 |
4.1.2 材料与试剂 | 第5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4.2.1 试剂配制 | 第57页 |
4.2.2 D型逆序多肽合成 | 第57页 |
4.2.3 D型逆序多肽的免疫荧光实验 | 第57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7-63页 |
4.3.1 荧光标记D型逆序多肽合成 | 第57-59页 |
4.3.2 D型逆序多肽与淋巴瘤细胞Jeko-1的特异性结合分析 | 第59-60页 |
4.3.3 D型逆序多肽对不同亚型淋巴瘤细胞系的选择性鉴定 | 第60-63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64-66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