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学调查 | 第17-4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7-20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7-20页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7-18页 |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18-19页 |
1.2.3 分期标准 | 第19-20页 |
1.3 病例选择 | 第20页 |
1.3.1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1.3.2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1.3.3 剔落或终止调查标准 | 第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0-21页 |
2.2 调查方法 | 第21页 |
2.3 质量控制 | 第21页 |
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21-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48页 |
4.1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一般情况分析 | 第22-29页 |
4.2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频数分析 | 第29-32页 |
4.3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候聚类分析 | 第32-37页 |
4.4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分布分析 | 第37-42页 |
4.5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各证型主要症状分析 | 第42-48页 |
第二部分 中医证型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 第48-55页 |
1 研究对象 | 第48-49页 |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第48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48-49页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48页 |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48页 |
1.2.3 分期标准 | 第48-49页 |
1.3 病例选择 | 第49页 |
1.3.1 纳入标准 | 第49页 |
1.3.2 排除标准 | 第4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2.1 临床观察 | 第49-50页 |
2.2 实验室检查 | 第50页 |
3 统计方法 | 第5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4.1 均衡性检验 | 第50-51页 |
4.2 观察组儿童不同证型分布情况 | 第51-52页 |
4.3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的关系 | 第52-54页 |
4.4 复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66页 |
1 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 第55-60页 |
1.1 生产情况与RRTI的关系 | 第55-56页 |
1.2 喂养方式与RRTI的关系 | 第56-57页 |
1.3 饮食情况与RRTI的关系 | 第57-58页 |
1.4 抗生素滥用与RRTI的关系 | 第58-59页 |
1.5 疾病与RRTI的关系 | 第59-60页 |
1.5.1 肺炎支原体感染 | 第59页 |
1.5.2 支气管哮喘 | 第59-60页 |
1.5.3 过敏性鼻炎 | 第60页 |
2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学分析 | 第60-61页 |
3 复感儿与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 | 第61-63页 |
4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免疫球蛋白和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 | 第63-64页 |
5 复感儿免疫球蛋白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1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2 创新点 | 第66-67页 |
3 不足及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综述 | 第80-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个人简介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