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树皮填料人工湿地反硝化和释碳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深度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膜分离法 | 第12页 |
1.2.2 折点加氯法 | 第12-13页 |
1.2.3 离子交换法 | 第13页 |
1.2.4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 第13-14页 |
1.2.5 反硝化滤池 | 第14页 |
1.2.6 人工湿地 | 第14-15页 |
1.3 人工湿地脱氮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1 人工湿地的构成 | 第15-16页 |
1.3.2 人工湿地类型 | 第16页 |
1.3.3 人工湿地脱氮机理 | 第16-17页 |
1.3.4 人工湿地脱氮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1.4 温度对微生物反硝化脱氮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5 脱氮外加碳源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1.7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7.1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7.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人工湿地模型启动 | 第26-31页 |
2.1 树皮挂膜 | 第26-28页 |
2.1.1 树皮挂膜装置 | 第26页 |
2.1.2 挂膜方法 | 第26-28页 |
2.2 微生物驯化 | 第28-30页 |
2.2.1 微生物驯化的目的 | 第28页 |
2.2.2 温度可控人工湿地装置 | 第28-29页 |
2.2.3 树皮填料 | 第29页 |
2.2.4 微生物驯化方法 | 第29-30页 |
2.3 本章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正交试验 | 第31-45页 |
3.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3.2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2-37页 |
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44页 |
3.3.1 硝氮去除率极差分析 | 第37-38页 |
3.3.2 反硝化速率极差分析 | 第38-39页 |
3.3.3 树皮释碳量极差分析 | 第39-41页 |
3.3.4 树皮释碳速率极差分析 | 第41-44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温度对反硝化及释碳的影响 | 第45-63页 |
4.1 温度对硝氮去除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 温度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46-53页 |
4.2.1 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4.2.2 反硝化温度动力学 | 第47-53页 |
4.3 温度对树皮释碳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 温度对树皮释碳速率的影响 | 第55-60页 |
4.4.1 试验结果 | 第55-56页 |
4.4.2 树皮释碳温度动力学 | 第56-60页 |
4.5 温度对进水DO的影响 | 第60-62页 |
4.6 本章结论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温度对树皮填料人工湿地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 第63-89页 |
5.1 温度对人工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63-83页 |
5.1.1 操作步骤 | 第63-65页 |
5.1.2 高通量测序与数据分析 | 第65-83页 |
5.2 温度对人工湿地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83-88页 |
5.2.1 脱氢酶活性测定原理 | 第83-84页 |
5.2.2 试验步骤 | 第84-86页 |
5.2.3 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86-88页 |
5.3 本章结论 | 第88-89页 |
第六章 树皮结构和组分的研究 | 第89-95页 |
6.1 树皮结构电镜分析 | 第89-91页 |
6.1.1 试验步骤 | 第89页 |
6.1.2 试验结果 | 第89-91页 |
6.2 树皮成分分析 | 第91-94页 |
6.2.1 试验步骤 | 第91-92页 |
6.2.2 试验结果 | 第92-94页 |
6.3 本章结论 | 第94-9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5-97页 |
7.1 结论 | 第95-96页 |
7.2 不足与建议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