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碰撞的社交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1.3.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3.2 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26页 | 
| 2.1 谣言传播模型发展的整体介绍 | 第16-18页 | 
| 2.2 社交网络介绍 | 第18-19页 | 
| 2.3 随机扩散模型 | 第19-21页 | 
| 2.3.1 独立级联(IC)模型 | 第19-20页 | 
| 2.3.2 线性阈值(LT)模型 | 第20-21页 | 
| 2.4 经典谣言传播模型 | 第21-23页 | 
| 2.4.1 传染病模型 | 第21-22页 | 
| 2.4.2 DK模型 | 第22-23页 | 
| 2.5 复杂网络中的谣言传播动力学 | 第23-2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基于弹性碰撞的谣言传播模型设计 | 第26-40页 | 
| 3.1 球体碰撞模型中的动能转换 | 第26-28页 | 
| 3.1.1 球体弹性碰撞前 | 第26-27页 | 
| 3.1.2 能量转换 | 第27-28页 | 
| 3.2 受弹性碰撞启发的谣言传播模型 | 第28-31页 | 
| 3.2.1 模型中的状态定义 | 第29-30页 | 
| 3.2.2 谣言传播的初始时刻 | 第30页 | 
| 3.2.3 谣言传播 | 第30-31页 | 
| 3.3 对ECR模型的建模 | 第31-34页 | 
| 3.3.1 谣言传播模型中的参数设定 | 第31-33页 | 
| 3.3.2 对谣言传播概率的建模 | 第33-34页 | 
| 3.4 稳态分析 | 第34-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基于弹性碰撞的谣言传播模型实现 | 第40-58页 | 
| 4.1 实现环境与数据集 | 第40-41页 | 
| 4.1.1 实现环境 | 第40-41页 | 
| 4.1.2 数据集 | 第41页 | 
| 4.2 ECR模型实现 | 第41-44页 | 
| 4.2.1 拓扑构建 | 第41-42页 | 
| 4.2.2 ECR模型实现 | 第42-44页 | 
| 4.3 ECR传播算法实现 | 第44-56页 | 
| 4.3.1 “一对一”传播过程 | 第44-47页 | 
| 4.3.2 “一对多”传播过程 | 第47-49页 | 
| 4.3.3 “多对一”传播过程 | 第49-51页 | 
| 4.3.4 “多对多”传播过程 | 第51-54页 | 
| 4.3.5 传播过程算法整体实现 | 第54-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 第58-74页 | 
| 5.1 参数μ~R对谣言传播的影响 | 第59-61页 | 
| 5.2 参数(?)对谣言传播的影响 | 第61-64页 | 
| 5.3 参数E(X)对谣言传播的影响 | 第64-66页 | 
| 5.4 参数D(X)对谣言传播的影响 | 第66-70页 | 
| 5.5 与SIR模型的对比 | 第70-72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