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39页 |
第一章 猫传染性鼻-结膜炎的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1.1 病原 | 第13-14页 |
1.2 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1.3 临床症状 | 第15-16页 |
1.4 疾病的防制 | 第16-17页 |
1.5 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5.1 传统疫苗 | 第17-18页 |
1.5.2 新型疫苗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猫杯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2.1 FCV基因组结构 | 第21-22页 |
2.2 FCV基因组编码产物及功能 | 第22-23页 |
2.3 基因和抗原多样性 | 第23-26页 |
2.3.1 病毒基因组多样性 | 第23-25页 |
2.3.2 病毒抗原多样性 | 第25-26页 |
2.4 FCV的生命周期 | 第26-29页 |
2.4.1 FCV的入侵 | 第26-27页 |
2.4.2 FCV的繁殖 | 第27页 |
2.4.3 FCV的包装与释放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正链RNA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29-39页 |
3.1 动物病毒反向遗传学概念 | 第29页 |
3.2 动物病毒反向遗传学原理 | 第29-30页 |
3.3 动物RNA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系统的构建策略 | 第30-32页 |
3.3.1 载体的选择 | 第30页 |
3.3.2 RNA聚合酶系统的选择 | 第30-32页 |
3.4 正链RNA病毒反向遗传学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3.5 FCV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的建立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3.5.1 T7RNApol体外转录系统 | 第33页 |
3.5.2 T7RNApol体内转录系统 | 第33-34页 |
3.5.3 RNA polⅡ体内转录系统 | 第34页 |
3.6 FCV反向遗传学的应用 | 第34-39页 |
3.6.1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第34-35页 |
3.6.2 表达外源蛋白 | 第35-36页 |
3.6.3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 第36-37页 |
3.6.4 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 | 第37-39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39-92页 |
第一章 FCV吉林分离株CH-JL1、CH-JL2、CH-JL3全基因序列扩增与分析 | 第39-57页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4页 |
1.1.1 材料 | 第39-40页 |
1.1.2 方法 | 第40-44页 |
1.2 结果 | 第44-54页 |
1.2.1 FCVCH-JLs株全长基因组分段扩增结果 | 第44-46页 |
1.2.2 分段扩增的各片段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全基因序列拼接 | 第46-48页 |
1.2.3 序列分析 | 第48-54页 |
1.3 讨论 | 第54-56页 |
1.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二章 FCVCH-JL2株分段克隆及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设计与构建 | 第57-80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57-70页 |
2.1.1 材料 | 第57-58页 |
2.1.2 方法 | 第58-70页 |
2.2 结果 | 第70-75页 |
2.2.1 CH-JL2株各片段扩增、菌液PCR鉴定及测序结果 | 第70-72页 |
2.2.2 pcDNA3.1(+)质粒改造结果 | 第72-73页 |
2.2.3 FCV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质粒的构建 | 第73-75页 |
2.3 讨论 | 第75-79页 |
2.3.1 FCVCH-JL2株基因组末端序列的获得 | 第75-76页 |
2.3.2 FCVCH-JL2株忠实性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 | 第76页 |
2.3.3 载体的选择 | 第76页 |
2.3.4 核酶的引入 | 第76-79页 |
2.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三章 FCVCH-JL2株病毒拯救及鉴定 | 第80-92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80-83页 |
3.1.1 材料 | 第80页 |
3.1.2 方法 | 第80-83页 |
3.2 结果 | 第83-90页 |
3.2.1 pcDNAR1质粒转染结果 | 第83-84页 |
3.2.2 表达质粒pcDNAR2的构建结果 | 第84-87页 |
3.2.3 pcDNAR2质粒转染结果 | 第87页 |
3.2.4 拯救病毒与野生型病毒的区别鉴定 | 第87-88页 |
3.2.5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第88-89页 |
3.2.6 拯救病毒的滴度测定 | 第89页 |
3.2.7 病毒增殖曲线测定 | 第89-90页 |
3.3 讨论 | 第90-91页 |
3.4 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