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选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内涵 | 第16-28页 |
1.1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理论依据与基本概念 | 第16-19页 |
1.1.1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1.2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1.2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基本要素及表现 | 第19-24页 |
1.2.1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基本要素 | 第19-21页 |
1.2.2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表现 | 第21-24页 |
1.3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 | 第24-28页 |
1.3.1 有利于实现辅导员的自我完善 | 第24-25页 |
1.3.2 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 第25页 |
1.3.3 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发展现状 | 第28-40页 |
2.1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建设取得的成效 | 第28-32页 |
2.1.1 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第28-30页 |
2.1.2 辅导员人文关怀所涉范围不断拓展 | 第30-31页 |
2.1.3 辅导员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 | 第31-32页 |
2.2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表现 | 第32-35页 |
2.2.1 辅导员人文关怀意识淡薄 | 第32-33页 |
2.2.2 辅导员人文关怀素质不高 | 第33-34页 |
2.2.3 辅导员人文关怀行为欠缺 | 第34-35页 |
2.3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成因 | 第35-40页 |
2.3.1 高校对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5-36页 |
2.3.2 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 | 第36-37页 |
2.3.3 辅导员受不良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 | 第37-40页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对策 | 第40-46页 |
3.1 切实重视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建设 | 第40-41页 |
3.1.1 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制度 | 第40页 |
3.1.2 营造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 | 第40-41页 |
3.1.3 准确定位辅导员的职业角色 | 第41页 |
3.2 建立健全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 第41-43页 |
3.2.1 健全辅导员选聘任用机制 | 第41-42页 |
3.2.2 建立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培训机制 | 第42页 |
3.2.3 完善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考评机制 | 第42-43页 |
3.2.4 优化辅导员人文关下作激励机制 | 第43页 |
3.3 推进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自我提升 | 第43-46页 |
3.3.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第43-44页 |
3.3.2 加强自我学习与借鉴 | 第44页 |
3.3.3 深入实践与反思总结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