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由来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农民法治意识的现状 | 第9-10页 |
2.提高农民法治意识的对策 | 第10页 |
(四)研究特色及创新 | 第10-11页 |
1.形势上的创新 | 第10页 |
2.地域的特色 | 第10-11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文献查阅法 | 第11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3.实地走访法 | 第11页 |
4.统计分析法 | 第11-12页 |
二、乡村治理与农民法治意识概述 | 第12-16页 |
(一)乡村治理概述 | 第12页 |
(二)农民法治意识概述 | 第12-14页 |
1.法治 | 第13页 |
2.农民法治意识 | 第13-14页 |
(三)提升农民法治意识对乡村治理的意义 | 第14-16页 |
1.提升农民法治意识,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需要 | 第14页 |
2.提升农民法治意识,是维持乡村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 | 第14页 |
3.提升农民法治意识,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14-16页 |
三、七洞乡农民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6-26页 |
(一)七洞乡农民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1.缺乏法律信仰 | 第16-17页 |
2.法律知识欠缺 | 第17-18页 |
3.缺乏理性用法意识 | 第18-19页 |
4.权利意识停留在传统观念 | 第19-20页 |
5.缺乏诉讼意识 | 第2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20-26页 |
1.经济原因 | 第20-22页 |
2.教育原因 | 第22页 |
3.历史文化原因 | 第22-24页 |
4.行政原因 | 第24-26页 |
四、农民法治意识培育对策 | 第26-38页 |
(一)发展经济作为提升“法治意识”的物质支撑 | 第26-31页 |
1.创新发展市场经济 | 第26-28页 |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28-29页 |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 | 第29页 |
4.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 | 第29-31页 |
(二)加强教育,树立公民法律信仰 | 第31-32页 |
1.政府加大对教育投资的力度 | 第31-32页 |
2.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树立公众法律信仰 | 第32页 |
(三)完善农村法治建设体系 | 第32-36页 |
1.完善农村立法体系 | 第32-33页 |
2.加强普法教育活动 | 第33-35页 |
3.改善法治环境 | 第35-36页 |
(四)转换民族习惯以适应国家法律 | 第36-38页 |
1.制定与国家法律相契合的村规民约 | 第36页 |
2.发挥“乡贤”的“法治标兵”作用 | 第36-38页 |
五、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