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1.3.2 主要研究手段 | 第22页 |
1.4 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 第22-25页 |
1.4.1 论文难点 | 第22-23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3-25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37页 |
2.1 绿色金融的内涵及其发展意义 | 第25-27页 |
2.1.1 绿色金融的内涵 | 第25-26页 |
2.1.2 绿色金融发展的意义 | 第26-27页 |
2.2 政府行为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 第27-29页 |
2.2.1 政府行为的内涵 | 第27-28页 |
2.2.2 政府行为的特征 | 第28-29页 |
2.3 绿色金融的理论基础及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第29-31页 |
2.3.1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9页 |
2.3.2 政府规制理论 | 第29-30页 |
2.3.4 现代政府理论 | 第30-31页 |
2.4 政府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及行为定位 | 第31-37页 |
2.4.1 政府在绿色金融中发挥的作用 | 第31-32页 |
2.4.2 政府在绿色金融建设进程中的定位 | 第32-37页 |
2.4.2.1 政府是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 | 第32-33页 |
2.4.2.2 政府是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财税政策激励者 | 第33-34页 |
2.4.2.3 政府是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责任监管者 | 第34-35页 |
2.4.2.4 政府是绿色发展方式的引导者 | 第35-37页 |
第3章 绿色金融发展中政府行为现状分析 | 第37-45页 |
3.1 我国现阶段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3.1.1 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 第37页 |
3.1.2 参与主体多元化 | 第37-38页 |
3.1.3 绿色信贷规模大幅提升 | 第38页 |
3.1.4 绿色债券市场迅猛发展 | 第38-39页 |
3.2 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行为现状 | 第39-45页 |
3.2.1 树立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行为理念 | 第39-40页 |
3.2.2 制定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 | 第40-41页 |
3.2.3 加快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 第41-42页 |
3.2.4 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全面发展 | 第42-43页 |
3.2.5 碳金融试点逐步推广、绿色ppp快速发展 | 第43-45页 |
第4章 绿色金融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5-55页 |
4.1 绿色金融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45-50页 |
4.1.1 引导公众和企业参与绿色金融发展的机制效果不足 | 第45-46页 |
4.1.2 绿色金融法规条例不健全,政府规制行为不强 | 第46-48页 |
4.1.3 绿色金融发展中政府责任担当缺位 | 第48-49页 |
4.1.4 绿色金融缺乏好的政策环境,财税激励政策不到位 | 第49-50页 |
4.2 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0-55页 |
4.2.1 政府规制行为不合理,政府越位和失位并存 | 第51-52页 |
4.2.2 政府责任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 第52-53页 |
4.2.3 绿色金融政策机制不健全,政府经济职能发挥不充分 | 第53-55页 |
第5章 国外政府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案例及经验借鉴 | 第55-61页 |
5.1 美国州政府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55-58页 |
5.1.1 完善制度设计,为金融服务创造有效需求 | 第55-56页 |
5.1.2 健全财政设计,创新政府与金融资本的合作 | 第56-57页 |
5.1.3 成立地方性绿色银行,扩大绿色金融有效供给 | 第57-58页 |
5.2 绿色金融发展中其他国家的政府行为案例 | 第58-59页 |
5.3 国外案例对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启示 | 第59-61页 |
第6章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完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61-71页 |
6.1 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61页 |
6.2 规范保证绿色金融发展实施的法律执法行为 | 第61-62页 |
6.3 建立有效的绿色金融发展责任行为监督机制 | 第62-64页 |
6.3.1 合理划分政府内部绿色监督主体的责任 | 第63页 |
6.3.2 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责任监督主体结构 | 第63-64页 |
6.3.3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 第64页 |
6.4 增强公开化信息的交流、加强沟通机制 | 第64-67页 |
6.4.1 增强政府沟通、反馈 | 第65-66页 |
6.4.2 增加群众反馈机会 | 第66-67页 |
6.4.3 发挥政府的能动性 | 第67页 |
6.5 增强金融体系的促进作用 | 第67-71页 |
6.5.1 完善金融体制的发展和财税优惠力度 | 第67-68页 |
6.5.2 充分发挥银行作用,拓展绿色金融有效供给渠道 | 第68-69页 |
6.5.3 健全支持绿色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 | 第69-71页 |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