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6-2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5-2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7-70页 |
2.1 关于“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27-37页 |
2.2 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37-62页 |
2.3 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经济学价值 | 第62-70页 |
第3章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网络的结构研究 | 第70-96页 |
3.1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网络的结构 | 第72-82页 |
3.2 传统人际关系网络与市场经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解释 | 第82-94页 |
3.3 研究小结 | 第94-96页 |
第4章 中国民营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以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关系网络为例 | 第96-145页 |
4.1 中国民营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研究分析 | 第98-115页 |
4.2 温州民营企业关系网络与融资关系网络的状况 | 第115-143页 |
4.3 研究小结 | 第143-145页 |
第5章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结构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的分析 | 第145-171页 |
5.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简介 | 第147-149页 |
5.2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结构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的分析 | 第149-163页 |
5.3 案例分析 | 第163-168页 |
5.4 研究小结 | 第168-171页 |
第6章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结构的风险传染效应 | 第171-202页 |
6.1 风险传染的动态理论模型 | 第172-179页 |
6.2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风险传染仿真模型 | 第179-184页 |
6.3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风险传染效应分析 | 第184-189页 |
6.4 案例分析 | 第189-196页 |
6.5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局部脆弱性及其解释 | 第196-201页 |
6.6 研究小结 | 第201-202页 |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202-211页 |
7.1 结论 | 第202-205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205-209页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第209页 |
7.4 未来研究方向 | 第209-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22页 |
附录1 | 第222-225页 |
附录2 | 第225-230页 |
附录3 | 第230-234页 |
附录4 | 第234-23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237-238页 |
致谢 | 第2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