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病毒性肝炎论文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乙肝病毒阳性肝细胞癌中的促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缩略词表第18-23页
前言第23-27页
第一章 TG2在乙肝病毒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第27-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8页
        1.1 样本材料来源第27-28页
        1.2 实验材料第28-30页
            1.2.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8-29页
            1.2.2 主要实验仪器、耗材和统计软件第29-30页
        1.3 实验方法第30-38页
            1.3.1 免疫组化染色第30-32页
            1.3.2 细胞培养第32页
            1.3.3 提取总RNA第32-33页
            1.3.4 反转录PCR第33页
            1.3.5 实时定量PCR第33-34页
            1.3.6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第34-36页
            1.3.7 脂质体介导的转染第36页
            1.3.8 细胞生长测定第36-37页
            1.3.9 迁移和侵袭实验第37页
            1.3.10 划痕实验第37-38页
        1.4 统计分析第38页
    2 研究结果第38-44页
        2.1 肝癌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第38-39页
        2.2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TG2mRNA的RT PCR结果第39-40页
        2.3 TG2 mRNA在5种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第40-41页
        2.4 TG2shRNA敲减HepG2.2.15、HEP3B细胞的结果第41页
        2.5 MTT实验结果第41-42页
        2.6 划痕实验结果第42-43页
        2.7 Transwell实验结果第43-44页
    3 讨论第44-45页
    4 结论第45-46页
第二章 TG2在甲胎蛋白阴性的乙肝病毒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第46-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60页
        1.1 乙肝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标准第46-48页
        1.2 实验材料第48-50页
            1.2.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第48-49页
            1.2.2 主要实验仪器、耗材和统计软件第49-50页
        1.3 实验方法第50-60页
            1.3.1 临床样本处理第50-53页
                1.3.1.1 58例冰冻的HCC及癌旁组织石蜡包埋第50页
                1.3.1.2 免疫组化分析、测定TG2蛋白的表达第50页
                1.3.1.3 RTPCR方法检测TG2的表达第50页
                1.3.1.4 总RNA提取第50-51页
                1.3.1.5 cDNA合成第51-53页
            1.3.2 细胞培养、鉴定第53页
            1.3.3 miR-TG2慢病毒载体构建第53-56页
            1.3.4 miR-TG2慢病毒包装第56页
            1.3.5 转染后慢病毒的收获及浓缩第56-57页
            1.3.6 慢病毒滴度检测方法第57页
            1.3.7 荧光显微镜下验证TG2慢病毒感染的5种细胞第57-58页
            1.3.8 CCK-8检测5种细胞增殖活性第58页
            1.3.9 HepG2.2.15和Hep3B细胞感染TG2shRAN1LV5慢病毒后细胞迁移的变化第58-59页
            1.3.10 HepG2.2.15和Hep3B细胞感染TG2慢病毒后细胞侵袭的变化第59-60页
            1.3.11 HepG2.2.15和Hep3B细胞感染TG2shRNA1LV5慢病毒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第60页
            1.3.12 RT PCR方法检测TG2在5种肝癌细胞内的表达第60页
        1.4 统计分析第60页
    2 实验结果第60-71页
        2.1 肝癌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第60-62页
        2.2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G2的RT PCR结果第62-63页
        2.3 miR-TG2慢病毒载体构建第63-71页
            2.3.1 筛选最佳干扰序列第63-64页
            2.3.2 载体构建慢病毒包装结果第64页
            2.3.3 荧光定量检测TG2shRNA1慢病毒侵染5种细胞系结果第64-66页
            2.3.4 CCK-8检测5种肝癌细胞活性第66-67页
            2.3.5 HepG2.2.15和Hep3B细胞感染TG2慢病毒后细胞迁移的变化第67-69页
            2.3.6 HepG2.2.15和Hep3B细胞感染TG2慢病毒后细胞侵袭的变化第69-70页
            2.3.7 HepG2.2.15和Hep3B细胞感染TG2慢病毒后凋亡的变化第70-71页
    3 讨论第71页
    4 结论第71-72页
第三章 TG2敲减HepG2.2.15细胞对裸鼠成瘤的影响第72-77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2-73页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72页
        1.2 实验方法第72-73页
            1.2.1 动物准备第72页
            1.2.2 动物分组第72页
            1.2.3 动物模型构建及观察第72-73页
        1.3 统计分析第73页
    2 实验结果第73-76页
    3 结论第76-77页
第四章 TG2在HBV阳性肝细胞癌中的促瘤机制第77-88页
    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81页
        1.1 实验试剂第81页
        1.2 实验仪器第81页
    2 实验方法第81-82页
        2.1 制备SDS-PAGE凝胶第81-82页
        2.2 样品变性及电泳第82页
        2.3 凝胶转膜及其检测第82页
        2.4 统计分析第82页
    3 结果第82-86页
        3.1 5种通路蛋白在HBV阳性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第82-84页
        3.2 5种通路蛋白在裸鼠成瘤组织中的表达第84-85页
        3.3 ERK1/2 (MAPK) -NFκB通路在裸鼠成瘤组织中的表达第85-86页
    4 讨论第86-87页
    5 结论第87-88页
全文总结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综述第9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小檗胺衍生物4-氯苯甲酰小檗胺在c-Myc表达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深度挖掘肿瘤相关的DNA甲基化和tRNA来源小片段的分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