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移动自组织网络概述 | 第16-18页 |
1.1.1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介绍 | 第16页 |
1.1.2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特点 | 第16-17页 |
1.1.3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 全双工TDMA MAC协议概述 | 第18-19页 |
1.2.1 全双工TDMA MAC协议简介 | 第18-19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和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全双工TDMA MAC协议的介绍 | 第22-30页 |
2.1 移动自组织网络MAC协议的介绍 | 第22-23页 |
2.2 全双工MAC协议的提出与发展 | 第23页 |
2.3 传统全双工MAC协议介绍 | 第23-24页 |
2.3.1 FD-MAC介绍 | 第23-24页 |
2.3.2 Contra Flow介绍 | 第24页 |
2.4 全双工TDMA MAC协议的选择 | 第24页 |
2.5 全双工TDMA MAC协议中的关键问题 | 第24-28页 |
2.5.1 次级链路建立类型 | 第24-25页 |
2.5.2 次级链路选取优先级 | 第25-26页 |
2.5.3 禁止发送检测 | 第26-27页 |
2.5.4 禁止接收检测 | 第27页 |
2.5.5 次级链路调度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全双工TDMA MAC协议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60页 |
3.1 软件实现的关键问题 | 第30-31页 |
3.2 设计方案 | 第31-33页 |
3.2.1 系统设计 | 第31页 |
3.2.2 全双工TDMA MAC模块设计 | 第31-33页 |
3.3 全双工TDMA MAC模块的核心实现 | 第33-49页 |
3.3.1 次级链路调度模块与相关模块的关系 | 第33-34页 |
3.3.2 次级链路调度的状态机实现 | 第34-44页 |
3.3.3 次级链路调度过程的流程图表达 | 第44-46页 |
3.3.4 次级链路调度重要信息与调度相关函数 | 第46-49页 |
3.4 软件其他模块的实现 | 第49-55页 |
3.4.1 队列调度模块 | 第49-50页 |
3.4.2 上行数据处理模块 | 第50-51页 |
3.4.3 下行数据发送模块 | 第51-53页 |
3.4.4 MAC协议处理模块 | 第53-55页 |
3.5 自组织网络协议仿真测试平台与对应接口 | 第55-59页 |
3.5.1 仿真测试平台介绍 | 第55-56页 |
3.5.2 测试平台设计与工作流程 | 第56-59页 |
3.5.3 全双工TMDA MAC软件挂载于仿真平台客户端 | 第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全双工TDMA MAC协议软件的测试与性能评估 | 第60-70页 |
4.1 全双工TDMA MAC协议测试 | 第60-69页 |
4.1.1 测试平台搭建 | 第60页 |
4.1.2 全双工TDMA MAC性能分析 | 第60-61页 |
4.1.3 仿真可行性与正确性验证 | 第61-66页 |
4.1.4 与传统TDMA对比 | 第66-67页 |
4.1.5 空间复用仿真 | 第67-68页 |
4.1.6 与竞争性CCFD的对比 | 第68-69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70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