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生产线的柔性化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汽车涂装线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3.1 汽车涂装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喷涂机器人应用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4 汽车涂装生产线柔性化概述 | 第13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涂装生产线典型柔性化设备 | 第15-28页 |
2.1 涂装生产线构成 | 第15页 |
2.2 涂装生产线前处理设备 | 第15-17页 |
2.2.1 浸用槽体 | 第16-17页 |
2.2.2 槽液加热装置 | 第17页 |
2.2.3 槽液循环搅拌系统 | 第17页 |
2.3 涂装生产线机械化运输设备 | 第17-25页 |
2.3.1 架空输送机 | 第18-21页 |
2.3.2 地面输送机 | 第21-24页 |
2.3.3 起重运输设备 | 第24-25页 |
2.4 涂装生产线烘干设备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涂装输送线柔性化设计 | 第28-36页 |
3.1 柔性输送线滑撬设计 | 第28-30页 |
3.2 柔性输送线车体自动识别跟踪系统设计 | 第30-35页 |
3.2.1 柔性输送线AVI系统 | 第30-32页 |
3.2.2 柔性输送线RFID系统 | 第32-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涂装线喷涂机器人柔性化喷涂系统设计 | 第36-54页 |
4.1 涂装线喷涂机器人简介 | 第36-37页 |
4.1.1 喷涂机器人分类 | 第36页 |
4.1.2 喷涂机器人特点 | 第36-37页 |
4.2 涂装线喷涂机器人选型 | 第37-39页 |
4.3 静电喷涂旋杯装置选择 | 第39-40页 |
4.4 喷涂机器人数量计算 | 第40-42页 |
4.5 喷涂机器人输送链跟踪设定 | 第42-45页 |
4.6 喷涂机器人离线轨迹规划 | 第45-48页 |
4.6.1 喷涂机器人离线仿真软件介绍 | 第45页 |
4.6.2 喷涂机器人离线轨迹总体规划 | 第45-48页 |
4.7 喷涂机器人车型匹配及颜色传递 | 第48-53页 |
4.7.1 喷涂机器人柔性化喷涂总体过程 | 第48-49页 |
4.7.2 喷涂机器人车型匹配 | 第49-50页 |
4.7.3 喷涂机器人换色及清洗 | 第50-5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涂装生产线监控系统设计 | 第54-80页 |
5.1 涂装生产线监控方式 | 第54页 |
5.2 输送线监控系统设计 | 第54-58页 |
5.2.1 组态软件介绍 | 第54-55页 |
5.2.2 输送线监控界面 | 第55-58页 |
5.3 烘房监控系统设计 | 第58-79页 |
5.3.1 烘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58页 |
5.3.2 上位机和PLC之间的通信 | 第58-61页 |
5.3.3 上位机和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 第61-63页 |
5.3.4 上位机数据曲线拟合计算 | 第63-67页 |
5.3.5 上位机和手机通信 | 第67-69页 |
5.3.6 上位机模糊PID温度控制器设计 | 第69-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申请受理的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