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我国消费金融产业发展迅速 | 第10-11页 |
1.1.2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3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3-19页 |
1.3.1 互联网消费金融概念及分类 | 第13页 |
1.3.2 资产证券化相关定义及分类 | 第13-14页 |
1.3.3 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1.3.4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 第15-16页 |
1.3.5 资产证券化定价理论 | 第16-19页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2. 案例介绍 | 第22-27页 |
2.1 原始权益人基本情况 | 第22页 |
2.1.1 设立存续及公司架构 | 第22页 |
2.1.2 主营业务情况 | 第22页 |
2.2 京东白条概述 | 第22-24页 |
2.3 京东白条业务风险控制 | 第24-25页 |
2.4 京东白条ABS计划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2.4.1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品种 | 第25页 |
2.4.2 募集期限及募集规模 | 第25-26页 |
2.4.3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交易结构 | 第26-27页 |
3. 京东白条ABS专项计划案例分析 | 第27-40页 |
3.1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基础资产池 | 第27-30页 |
3.1.1 基础资产池的构成 | 第27页 |
3.1.2 基础资产的风险隔离 | 第27页 |
3.1.3 应收账款资产入池标准 | 第27-28页 |
3.1.4 基础资产池动态分析 | 第28-30页 |
3.2 基础资产池循环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3.2.1 循环结构概述 | 第30页 |
3.2.2 具体循环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3.3 特殊目的载体 | 第32-33页 |
3.4 专项计划内部增级 | 第33-34页 |
3.5 京东白条ABS产品定价分析 | 第34-37页 |
3.5.1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思路 | 第34-35页 |
3.5.2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定价分析 | 第35-36页 |
3.5.3 京东白条与传统金融资产证券化项目定价对比 | 第36-37页 |
3.6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披露和对应条款 | 第37-40页 |
3.6.1 信用风险 | 第37页 |
3.6.2 再投资率下降导致收益率降低 | 第37-38页 |
3.6.3 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风险 | 第38页 |
3.6.4 原始权益人的道德风险 | 第38页 |
3.6.5 偿付期变动风险 | 第38-39页 |
3.6.6 资产混同风险 | 第39-40页 |
4. 案例分析结论与相关建议 | 第40-46页 |
4.1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创新之处 | 第40-42页 |
4.1.1 动态基础资产池 | 第41-42页 |
4.1.2 资产自动分离技术 | 第42页 |
4.2 京东白条ABS计划有待改进之处 | 第42-43页 |
4.2.1 流动性补足机制不完善 | 第42-43页 |
4.2.2 基础资产池入池的法律困难 | 第43页 |
4.2.3 风险隔离程度不够高 | 第43页 |
4.2.4 专项计划审批周期较长 | 第43页 |
4.3 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 | 第43-44页 |
4.3.1 保障原始资产的优质性 | 第44页 |
4.3.2 定制个性化风控手段 | 第44页 |
4.4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定价发展方向 | 第44-46页 |
4.4.1 建立信用数据库以提高定价精准性 | 第44页 |
4.4.2 加强对相关参与主体监管以减弱信息不对称 | 第44-45页 |
4.4.3 培育合格投资者以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 | 第45页 |
4.4.4 加强信用评级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