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7-9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9-13页 |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抗战初期(1937——1941)国统区粮食状况 | 第15-33页 |
第一节 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 | 第15-19页 |
一、粮食产量逐步减少 | 第16-17页 |
二、粮价的高涨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实施的粮食管制 | 第19-26页 |
一、平抑物价 | 第20-24页 |
二、田赋征实和粮饷划分、主食供给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抗战初期云南省的粮食状况 | 第26-33页 |
一、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 | 第26-29页 |
二、民国初期云南省粮食管理状况 | 第29-31页 |
三、民国初期云南省粮食供应状况 | 第31-33页 |
第二章 1941——1945年云南省军粮供应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军粮供应机构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军粮供应对象与标准 | 第36-37页 |
一、供应对象 | 第36页 |
二、供应标准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军粮供应实施情况 | 第37-42页 |
第三章 1941——1945年云南省公粮供应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公粮供应政策调整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公粮供应对象和标准 | 第43-46页 |
一、公粮供应对象 | 第43页 |
二、公粮供应标准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公粮供应实施情况 | 第46-51页 |
第四章 1941——1945年云南省民食调剂 | 第51-56页 |
第一节 民食调剂机构、政策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民食调剂对象及办法 | 第52-53页 |
一、民食调剂对象 | 第52-53页 |
二、民食调剂办法 | 第53页 |
第三节 民食调剂实施情况 | 第53-56页 |
第五章 抗战时期云南省粮食供应评析 | 第56-64页 |
第一节 云南省抗战时期粮食供应积极意义 | 第56-59页 |
一、基本保证了军队的粮食需求 | 第56-57页 |
二、保证了公粮供应 | 第57页 |
三、保证了居民粮食需求 | 第57-58页 |
四、抑制通货膨胀 | 第58-59页 |
第二节 云南省粮食供应之弊端 | 第59-64页 |
一、粮食运输困难 | 第60-61页 |
二、政府工作人员徇私舞弊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