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论文--X射线论文

单次X射线曝光的高空间分辨相干衍射成像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方法介绍第11-17页
        1.1.1 X射线显微成像简介第11-12页
        1.1.2 高亮度相干X射线光源第12-13页
        1.1.3 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方法第13-17页
    1.2 常规相干衍射成像技术发展方向第17-22页
        1.2.1 单次相干衍射成像可靠性的增强第17-18页
        1.2.2 入射光信息提取重建第18-20页
        1.2.3 基于单脉冲CDI的三维成像方法第20-22页
            1.2.3.1 Ankylography 方法第20页
            1.2.3.2 分光聚焦装置第20-22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概述第22-23页
第2章 相干衍射成像理论基础第23-37页
    2.1 相位恢复问题第23-24页
    2.2 常规CDI方法第24-29页
        2.2.1 平面波CDI算法与过采样比第25-27页
        2.2.2 菲涅尔CDI与收缩包算法第27-29页
    2.3 扫描相干衍射成像方法(Ptychography)及重建算法第29-31页
    2.4 单脉冲三维成像第31-35页
    2.5 本章总结第35-37页
第3章 空间关联相干衍射成像方法第37-57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空间关联相干衍射成像方法原理第38-42页
    3.3 可见光验证实验第42-49页
        3.3.1 固定 ROI 区域位置 SC-CDI 实验第43-45页
        3.3.2 变化 ROI 区域位置 SC-CDI 实验第45-47页
        3.3.3 与 shink-wrap 算法的结合第47-49页
    3.4 数值模拟实验和进一步探究第49-54页
        3.4.1 共同区域面积占比对于重建结果的影响第49-52页
        3.4.2 菲涅尔入射光与SC-CDI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第52-54页
    3.5 小结第54-57页
第4章 常规入射光信息提取算法改进第57-75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错位”原则第58-67页
    4.3 多种算法的应用和比较第67-70页
    4.4 可见光实验验证第70-72页
    4.5 小结第72-75页
第5章 双光束 Ankylography 单脉冲三维成像第75-87页
    5.1 双光束三维成像背景与原理第75-78页
        5.1.1 单光束 Ankylography 缺陷第75-76页
        5.1.2 双光束 Ankylography 原理第76-78页
    5.2 可见光验证实验第78-83页
    5.3 模拟实验探究合适夹角第83-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6.1 创新点第87页
    6.2 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束流操控的超快双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研究
下一篇:SXFEL腔式束流位置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