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德邦物流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1.4.2 论文框架 | 第19-20页 | 
| 1.5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2章 绩效评价理论及方法 | 第21-28页 | 
| 2.1 绩效评价理论 | 第21-22页 | 
| 2.1.1 相关概念 | 第21页 | 
| 2.1.2 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 2.2 绩效评价方法 | 第22-25页 | 
| 2.2.1 杜邦分析法 | 第22页 | 
| 2.2.2 经济增加值(EVA) | 第22页 | 
| 2.2.3 平衡记分卡(BSC) | 第22-23页 | 
| 2.2.4 主成分分析法(PCA) | 第23页 | 
| 2.2.5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第23-25页 | 
| 2.3 DEA方法在绩效评价中的优越性 | 第25-28页 | 
| 第3章 德邦物流简述及基于DEA的评价体系构建 | 第28-42页 | 
| 3.1 德邦物流公司简述 | 第28-32页 | 
| 3.1.1 公司简介 | 第28页 | 
| 3.1.2 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 | 第28-30页 | 
| 3.1.3 德邦物流经营现状 | 第30-32页 | 
| 3.2 基于DEA的德邦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2-42页 |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5页 | 
| 3.2.2 DEA模型的选择 | 第35-40页 | 
| 3.2.3 样本选取 | 第40-41页 | 
| 3.2.4 评价标准 | 第41-42页 | 
| 第4章 基于DEA的德邦物流公司绩效评价分析 | 第42-52页 |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2-43页 | 
| 4.1.1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 4.1.2 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 4.2 德邦物流公司绩效评价分析 | 第43-50页 | 
| 4.2.1 静态评价分析 | 第43-49页 | 
| 4.2.3 动态评价分析 | 第49-50页 | 
| 4.3 德邦物流公司绩效评价结果显现的问题 | 第50-52页 | 
| 4.3.1 整体绩效水平不高,组织结构臃肿 | 第50页 | 
| 4.3.2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人均效能不高 | 第50页 | 
| 4.3.3 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技术水平较低 | 第50-51页 | 
| 4.3.4 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利润产出不足 | 第51-52页 | 
| 第5章 改善德邦物流公司绩效水平的对策 | 第52-55页 | 
| 5.1 创新经营模式,精减组织结构 | 第52页 | 
| 5.2 转变经营理念,完善考核培训制度 | 第52-53页 | 
| 5.3 科技赋能,建立智慧型物流企业 | 第53页 | 
| 5.4 创新产品服务,提高利润产出 | 第53-5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1 2016 —2018年样本公司原始数据 | 第61-64页 |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