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由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12-16页 |
第二章 居间合同“跳单”行为的一般原理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居间”行为的源起与发展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居间合同概述 | 第19-22页 |
第三节 房屋买卖中居间合同“跳单”行为概述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跳单”行为的认定 | 第23-36页 |
第一节 “跳单”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跳单”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跳单”行为成立的前提——《房地产求购确认书》等协议的性质认定 | 第26-28页 |
第四节 禁止“跳单”条款 | 第28-36页 |
一、关于禁止“跳单”条款的不同立法例 | 第28-29页 |
二、关于禁止“跳单”条款的理论分歧 | 第29-31页 |
三、禁止“跳单”条款的表现形式 | 第31-32页 |
四、禁止“跳单”条款的法律效力 | 第32-36页 |
第四章 居间合同“跳单”行为的法律救济 | 第36-43页 |
第一节 “跳单”纠纷法律救济的法理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跳单”纠纷的法律救济 | 第37-43页 |
一、不构成“跳单”情形下的救济 | 第37-38页 |
二、构成“跳单”情形下的救济 | 第38-43页 |
第五章 “跳单”行为的预防与规制 | 第43-47页 |
第一节 立法规制 | 第43-44页 |
笫二节 制度规制 | 第44-47页 |
一、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 第44-45页 |
二、建立专业的行业协会管理制度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