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一)有关学生管理的研究 | 第11-14页 |
(二)关于书院制的研究 | 第14-16页 |
(三)评述 | 第16-17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文献法 | 第17页 |
(二)比较分析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一)高校学生管理 | 第18页 |
(二)书院与书院制 | 第18-19页 |
(三)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 | 第19-2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治理理论 | 第20-22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一、我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实施原因 | 第24-26页 |
(一)书院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4-25页 |
(二)实施书院制可以有效弥补高校学生管理传统体制的弊端 | 第25-26页 |
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实施概况 | 第26-31页 |
(一)我国高校书院制的开展情况 | 第26-27页 |
(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新举措 | 第27-29页 |
(三)我国部分高校书院制实施概况 | 第29-31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当前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43页 |
一、当前书院制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学生并非书院管理主要参与者且参与范围有限 | 第33-34页 |
(二)书院职能不清晰,与其他管理部门存在矛盾 | 第34-35页 |
(三)书院与学院的沟通合作有待加强 | 第35-36页 |
二、当前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问题形成因素分析 | 第36-41页 |
(一)学生管理主体地位未体现,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 第36-37页 |
(二)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37-39页 |
(三)管理流程不顺畅,高校内部矛盾突出 | 第39-41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英美住宿学院制与我国书院制比较研究 | 第43-50页 |
一、英美住宿学院制 | 第43-46页 |
(一)英美住宿学院制的特点 | 第43-44页 |
(二)部分英美高校住宿学院制实施现状 | 第44-46页 |
二、英美住宿学院制对我国书院制度的启示 | 第46-49页 |
(一)提高学生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 第46-47页 |
(二)矩阵式学生管理结构 | 第47-48页 |
(三)随机进行宿舍分配 | 第48页 |
(四)优化机构,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效率 | 第48-49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优化路径 | 第50-58页 |
一、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和制度设计 | 第50-52页 |
(一)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合理设计 | 第50-51页 |
(二)合理设置组织架构,流程再造 | 第51-52页 |
二、书院制成功的关键分析—加强人的建设 | 第52-56页 |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 第53-54页 |
(二)加强导师队伍和管理人员的制度建设 | 第54-56页 |
三、矩阵式学生管理模式探讨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