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9-2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23页 |
1.1.1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组成 | 第19-20页 |
1.1.2 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20-21页 |
1.1.3 颗粒物排放标准及控制技术 | 第21-2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2.1 荷电水雾及声波团聚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2.2 颗粒物运动和捕集的模拟及实验研究 | 第24-25页 |
1.2.3 荷电液滴及声波作用下颗粒物的可视化研究 | 第25-2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7-29页 |
2. 实验系统和研究方法 | 第29-41页 |
2.1 实验系统和设备 | 第29-36页 |
2.1.1 气溶胶发生系统 | 第30-31页 |
2.1.2 单液滴及液滴群发生装置 | 第31-32页 |
2.1.3 气溶胶流道 | 第32-33页 |
2.1.4 电源及声源系统及信号检测装置 | 第33-34页 |
2.1.5 颗粒物荷电量测量装置 | 第34-35页 |
2.1.6 显微可视化系统 | 第35-36页 |
2.1.7 颗粒物粒径分布激光检测系统 | 第3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6-40页 |
2.2.1 颗粒物荷电量测量方法 | 第36-37页 |
2.2.2 显微可视化技术及图像处理方法 | 第37-38页 |
2.2.3 颗粒物粒径变化表征方法 | 第38-39页 |
2.2.4 COMSOL多物理场模拟 | 第39-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蚊香颗粒物相对荷电液滴运动的研究 | 第41-59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蚊香颗粒运动特性的可视化研究 | 第41-50页 |
3.2.1 实验系统和工况 | 第41-42页 |
3.2.2 蚊香颗粒粒径分布及荷电量测量 | 第42-44页 |
3.2.3 非荷电工况下颗粒物的运动特性 | 第44-45页 |
3.2.4 仅颗粒荷电时颗粒物的运动特性 | 第45-46页 |
3.2.5 仅液滴荷电时颗粒物的运动特性 | 第46-48页 |
3.2.6 颗粒与液滴荷异性电时颗粒物的运动特性 | 第48-50页 |
3.3 颗粒物运动的理论及计算模型 | 第50-53页 |
3.3.1 颗粒物的荷电量分析 | 第50-51页 |
3.3.2 液滴的荷电量计算 | 第51-52页 |
3.3.3 荷电液滴作用下颗粒物的受力分析 | 第52-53页 |
3.4 颗粒物运动的COMSOL模拟 | 第53-58页 |
3.4.1 颗粒运动的仿真建模 | 第53-54页 |
3.4.2 颗粒物在荷电液滴作用下的运动仿真 | 第54-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电厂灰颗粒在荷电液滴及声波作用下运动的研究 | 第59-72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电厂灰颗粒运动特性的可视化研究 | 第59-65页 |
4.2.1 实验系统和工况 | 第59-60页 |
4.2.2 电厂灰颗粒性质及荷电量测量 | 第60-61页 |
4.2.3 非荷电工况下灰颗粒的运动特性 | 第61-62页 |
4.2.4 荷电工况下灰颗粒的运动特性 | 第62-63页 |
4.2.5 声波作用下灰颗粒的运动特性 | 第63-64页 |
4.2.6 荷电液滴联合声波作用下灰颗粒的运动特性 | 第64-65页 |
4.3 颗粒物运动的理论及计算模型 | 第65-68页 |
4.3.1 颗粒物的荷电量分析 | 第65-66页 |
4.3.2 声波作用下颗粒物的受力分析 | 第66-68页 |
4.4 颗粒物运动的COMSOL模拟 | 第68-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颗粒物捕集和沉积形貌的可视化观测 | 第72-80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72-73页 |
5.3 颗粒物沉积特性的实验结果 | 第73-77页 |
5.3.1 不同含尘浓度下颗粒物的沉积结果 | 第73-75页 |
5.3.2 荷电及声波作用下颗粒物的沉积结果 | 第75-77页 |
5.4 沉积特性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 第77-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电厂灰颗粒粒径变化表征的实验研究 | 第80-94页 |
6.1 引言 | 第80页 |
6.2 实验系统和工况 | 第80-81页 |
6.3 灰颗粒粒径表征的实验结果 | 第81-88页 |
6.3.1 液滴和灰颗粒的原始粒径分布 | 第81-82页 |
6.3.2 电晕放电下颗粒物的粒径分布 | 第82-83页 |
6.3.3 加入液滴对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83-84页 |
6.3.4 不同荷电参数对混合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84-85页 |
6.3.5 不同声波参数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85-87页 |
6.3.6 荷电液滴联合声波作用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87-88页 |
6.4 讨论与分析 | 第88-93页 |
6.4.1 灰颗粒粒径变化表征研究总结 | 第88-89页 |
6.4.2 研究结果的讨论与理论分析 | 第89-9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7.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94-97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94-95页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95页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作者简介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