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增长与公司资本结构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与文献综述 | 第22-38页 |
第一节 股利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22-30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22-26页 |
(一) “一鸟在手”理论 | 第23页 |
(二) 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三) 信号理论 | 第24-25页 |
(四) 税差理论 | 第25-26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26-30页 |
(一) 税差理论 | 第26-27页 |
(二) 代理理论 | 第27-28页 |
(三) 信号理论 | 第28-29页 |
(四) 股利行为理论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资本结构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30-33页 |
一、资本结构的概念界定 | 第30-31页 |
二、国外研究 | 第31-32页 |
三、国内研究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公司价值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33-38页 |
一、公司价值的概念和衡量 | 第33-34页 |
二、国外研究 | 第34-35页 |
三、国内研究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8-46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8-41页 |
一、假设提出 | 第38-41页 |
二、样本选择 | 第41页 |
第二节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41-46页 |
一、变量设计 | 第41-45页 |
(一) 被解释变量 | 第41-42页 |
(二) 解释变量 | 第42页 |
(三) 控制变量 | 第42-45页 |
二、模型构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46-77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与分组卡方检验 | 第46-47页 |
一、描述性统计 | 第46-47页 |
二、分组卡方检验 | 第47页 |
第二节 相关性检验 | 第47-50页 |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0-54页 |
一、总体样本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二、分组回归分析 | 第52-54页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54-77页 |
一、年度分组回归分析 | 第54-57页 |
二、分年度段回归分析 | 第57-66页 |
(一) 2000-2006年度分组回归分析 | 第58-61页 |
(二) 2006-2008年度分组回归分析 | 第61-64页 |
(三) 2008-2016年度分组回归分析 | 第64-66页 |
三、重新定义被解释变量及主要解释变量 | 第66-77页 |
(一) 2000-2006年度分组回归分析 | 第68-70页 |
(二) 2006-2008年度分组回归分析 | 第70-73页 |
(三) 2008-2016年度分组回归分析 | 第73-7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77-80页 |
第一节 实证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78-80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78-79页 |
(一) 样本分组可能存在问题 | 第78页 |
(二) 未使用二阶段模型 | 第78-79页 |
(三) 未考虑高送转因素 | 第79页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一) 改进股利样本数据分组 | 第79页 |
(二) 改进回归模型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