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 下胚轴的生理与形态结构基础 | 第13-14页 |
2 下胚轴伸长的调控机理 | 第14-18页 |
2.1 光和激素调控下胚轴伸长的遗传学证据 | 第14-15页 |
2.2 下胚轴伸长的分子调控机理 | 第15-18页 |
3 下胚轴向光性调控机理 | 第18-22页 |
3.1 PHOT介导蓝光诱导的向光性 | 第18-20页 |
3.2 生长素介导的向光性弯曲 | 第20-22页 |
4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 | 第22-24页 |
4.1 网格蛋白 | 第22-23页 |
4.2 极性输出载体PIN | 第23页 |
4.3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 | 第23-24页 |
5 展望 | 第24-25页 |
6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7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7-28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8-37页 |
3.1 拟南芥的培养与生长条件 | 第28页 |
3.2 DNA提取 | 第28-29页 |
3.3 纯合体的分离与鉴定 | 第29页 |
3.4 CLC2_(anti) CLC3_(anti)的制备 | 第29-30页 |
3.5 拟南芥RNA提取 | 第30-31页 |
3.6 cDNA合成 | 第31-32页 |
3.7 RT-PCR | 第32-33页 |
3.8 qRT-PCR分析 | 第33-34页 |
3.9 下胚轴形态学表型分析 | 第34-35页 |
3.10 蓝光介导的向光性分析 | 第35页 |
3.11 蓝光诱导的DR5:GFP分布模式的定量分析 | 第35页 |
3.12 蓝光诱导的PIN:GFP和CLC1-GFP分布模式的定量分析 | 第35-36页 |
3.13 内吞过程分析 | 第36页 |
3.14 Confocal参数设置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7-59页 |
1 网格蛋白轻链CLC负调控下胚轴伸长 | 第37-40页 |
2 网格蛋白和生长素、BR和GA拮抗调控下胚轴伸长 | 第40-42页 |
3 网格蛋白介导光抑制下胚轴伸长 | 第42页 |
4 网格蛋白介导单侧蓝光诱导的向光性 | 第42-46页 |
5 网格蛋白介导蓝光诱导下胚轴生长素不对称分布 | 第46-49页 |
6 网格蛋白介导蓝光诱导下胚轴PIN不对称分布 | 第49-53页 |
7 网格蛋白与PHOT相互调控 | 第53-5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9-64页 |
1 网格蛋白在下胚轴伸长中的生物学功能 | 第59页 |
2 下胚轴伸长的调控机制 | 第59-62页 |
3 网格蛋白在蓝光诱导的下胚轴向光性中的功能 | 第62页 |
4 网格蛋白和PHOT相互调控机制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1 主要药品母液配制方法 | 第74页 |
2 培养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