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工程论文

膨润土—钢渣复合颗粒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机理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 酸性矿山废水概况及处理技术现状第14-17页
        1.2.1 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第14-15页
        1.2.2 酸性矿山废水的组成及危害第15页
        1.2.3 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第15-17页
        1.2.4 展望第17页
    1.3 膨润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7-19页
        1.3.1 膨润土第17页
        1.3.2 蒙脱石的结构及吸附特性第17-18页
        1.3.3 膨润土研究近况及机理分析第18-19页
    1.4 钢渣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9-20页
        1.4.1 钢渣第19页
        1.4.2 钢渣的矿物组成及吸附特性第19页
        1.4.3 钢渣的研究现状及机理分析第19-20页
        1.4.4 膨润土-钢渣复合吸附剂的应用特性第20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创新点和技术路线第20-23页
        1.5.1 研究内容第20页
        1.5.2 研究目标第20-21页
        1.5.3 研究方法第21页
        1.5.4 创新点第21-22页
        1.5.5 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3-26页
    2.1 药品与材料第23-24页
        2.1.1 实验药品第23页
        2.1.2 复合颗粒的制备第23-24页
    2.2 实验水样第24页
    2.3 实验仪器第24页
    2.4 实验指标及方法第24-25页
        2.4.1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测定第24页
        2.4.2 溶液碱度的测定第24-25页
    2.5 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第25页
    2.6 结构表征第25-26页
3 复合颗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实验研究第26-50页
    3.1 实验方法设计第26页
    3.2 复合颗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效果研究第26-30页
        3.2.1 复合颗粒对Fe~(2+)的吸附作用效果第26-27页
        3.2.2 复合颗粒对Mn~(2+)的吸附作用效果第27-28页
        3.2.3 复合颗粒对Cu~(2+)的吸附作用效果第28页
        3.2.4 复合颗粒对Zn~(2+)的吸附作用效果第28-29页
        3.2.5 复合颗粒对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效果第29-30页
    3.3 复合颗粒对重金属离子的阳离子交换作用研究第30-38页
        3.3.1 复合颗粒在蒸馏水中的离子释放情况-空白对照第30-31页
        3.3.2 复合颗粒对Fe~(2+)的阳离子交换作用第31-33页
        3.3.3 复合颗粒对Mn~(2+)的阳离子交换作用第33-35页
        3.3.4 复合颗粒对Cu~(2+)的阳离子交换作用第35-36页
        3.3.5 复合颗粒对Zn~(2+)的阳离子交换作用第36-38页
    3.4 复合颗粒的解吸附第38-39页
    3.5 复合颗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外表面络合作用第39-44页
        3.5.1 离子强度对Fe~(2+)的去除影响第39-41页
        3.5.2 离子强度对Mn~(2+)的去除影响第41-42页
        3.5.3 离子强度对Cu~(2+)的去除影响第42-43页
        3.5.4 离子强度对Zn~(2+)的去除影响第43-44页
    3.6 微观探究第44-49页
        3.6.1 XRD分析第44-47页
        3.6.2 FT-IR分析第47-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复合颗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化学沉淀作用第50-62页
    4.1 实验方法设计第50页
    4.2 复合颗粒碱度的释放情况研究第50-51页
    4.3 复合颗粒、脱碱颗粒与单独加碱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第51-57页
        4.3.1 复合颗粒、脱碱颗粒与单独加碱对Fe~(2+)的去除效果第51-53页
        4.3.2 复合颗粒、脱碱颗粒与单独加碱对Mn~(2+)的去除效果第53-54页
        4.3.3 复合颗粒、脱碱颗粒与单独加碱对Cu~(2+)的去除效果第54-56页
        4.3.4 复合颗粒、脱碱颗粒与单独加碱对Zn~(2+)的去除效果第56-57页
    4.4 SEM分析第57-61页
        4.4.1 吸附前复合颗粒表面微观形貌特征第57-58页
        4.4.2 复合颗粒处理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微观形貌特征变化研究第58-61页
    4.5 小结第61-62页
5 复合颗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第62-70页
    5.1 实验方法设计第62页
    5.2 复合颗粒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第62-69页
        5.2.1 复合颗粒对Fe~(2+)吸附动力学模型第62-64页
        5.2.2 复合颗粒对Mn~(2+)吸附动力学模型第64-66页
        5.2.3 复合颗粒对Cu~(2+)吸附动力学模型第66-67页
        5.2.4 复合颗粒对Zn~(2+)吸附动力学模型第67-69页
    5.3 小结第69-70页
6 复合颗粒在多元体系下的竞争吸附研究第70-77页
    6.1 实验方法设计第70页
    6.2 复合颗粒在多元体系中对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研究第70-76页
        6.2.1 Fe~(2+)-Mn~(2+)体系第70-71页
        6.2.2 Fe~(2+)-Cu~(2+)体系第71-72页
        6.2.3 Fe~(2+)-Zn~(2+)体系第72-73页
        6.2.4 Mn~(2+)-Cu~(2+)体系第73页
        6.2.5 Mn~(2+)-Zn~(2+)体系第73-74页
        6.2.6 Cu~(2+)-Zn~(2+)体系第74-75页
        6.2.7 Fe~(2+)-Mn~(2+)-Cu~(2+)-Zn~(2+)体系第75-76页
    6.3 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作者简历第81-8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龙媒矿管理人员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改性麦饭石固定化SRB污泥颗粒修复煤矿酸性废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