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桐木辖区、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生物多样性 | 第14-16页 |
1.1.1 生物多样性概念 | 第14页 |
1.1.2 生物多样性指数 | 第14-15页 |
1.1.3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15-16页 |
1.2 两栖爬行动物 | 第16-19页 |
1.2.1 两栖动物 | 第16-17页 |
1.2.2 爬行动物 | 第17页 |
1.2.3 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研究地概况 | 第19-23页 |
1.3.1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9-20页 |
1.3.2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20-22页 |
1.3.3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调查史略 | 第22页 |
1.3.4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调查史略 | 第22-23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5-28页 |
2.1 野外调查方法 | 第25-26页 |
2.2 物种鉴定 | 第26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6-28页 |
2.3.1 资源量等级 | 第26页 |
2.3.2 数据计算 | 第26-28页 |
第3章 茫荡山调查结果 | 第28-43页 |
3.1 两栖类 | 第28-35页 |
3.1.1 两栖动物物种组成 | 第28-32页 |
3.1.2 两栖动物多样性分析 | 第32-33页 |
3.1.3 两栖动物生态类型 | 第33-35页 |
3.2 爬行类 | 第35-43页 |
3.2.1 爬行类物种组成 | 第35-39页 |
3.2.2 爬行动物多样性分析 | 第39-40页 |
3.2.3 爬行动物生态类型 | 第40-43页 |
第4章 福建武夷山桐木辖区调查结果 | 第43-49页 |
4.1 两栖类 | 第43-45页 |
4.1.1 两栖动物物种组成 | 第43-44页 |
4.1.2 两栖动物多样性评价分析 | 第44页 |
4.1.3 两栖动物生态类型 | 第44-45页 |
4.2 爬行类 | 第45-49页 |
4.2.1 爬行类物种组成 | 第45-47页 |
4.2.2 爬行动物多样性分析 | 第47页 |
4.2.3 爬行动物生态类型 | 第47-49页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第49-58页 |
5.1 G-F指数 | 第49-50页 |
5.2 地理区系分析 | 第50-54页 |
5.2.1 两栖类 | 第50-52页 |
5.2.2 爬行类 | 第52页 |
5.2.3 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 | 第52-54页 |
5.3 重点保护物种 | 第54页 |
5.4 资源量分析 | 第54-55页 |
5.5 新纪录种 | 第55-56页 |
5.6 保护建议 | 第56-58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1 | 第66-68页 |
附录2 | 第68-70页 |
附录3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