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结构仿真分析及倒塌危险工况推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应县木塔结构建模与计算假定 | 第19-41页 |
2.1 木塔结构概述 | 第19-20页 |
2.2 结构计算简图 | 第20-27页 |
2.2.1 柱脚节点 | 第20-22页 |
2.2.2 柱-额枋节点 | 第22-24页 |
2.2.3 铺作层 | 第24-27页 |
2.3 计算软件选取 | 第27-28页 |
2.4 应县木塔YJK模型 | 第28-40页 |
2.4.1 材料参数 | 第28页 |
2.4.2 构件单元几何参数 | 第28-30页 |
2.4.3 自重荷载参数 | 第30-36页 |
2.4.4 塔基 | 第36-37页 |
2.4.5 底层墙体 | 第37-38页 |
2.4.6 整体结构有限元基本模型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应县木塔理想复原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41-99页 |
3.1 结构破坏的判别 | 第41-43页 |
3.1.1 柱侧移 | 第41页 |
3.1.2 斗侧移 | 第41-42页 |
3.1.3 梁落架 | 第42-43页 |
3.2 重力工况下的结构分析 | 第43-60页 |
3.2.1 柱侧移 | 第56-57页 |
3.2.2 斗侧移 | 第57-58页 |
3.2.3 梁落架 | 第58-60页 |
3.3 风载工况下的结构分析 | 第60-77页 |
3.3.1 柱侧移 | 第73-74页 |
3.3.2 斗侧移 | 第74-75页 |
3.3.3 梁落架 | 第75-77页 |
3.4 地震工况下的结构分析 | 第77-95页 |
3.4.1 柱侧移 | 第90-91页 |
3.4.2 斗侧移 | 第91-93页 |
3.4.3 梁落架 | 第93-95页 |
3.5 结构倒塌的可能性讨论 | 第95-9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第四章 应县木塔现状残损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99-161页 |
4.1 应县木塔现状实况 | 第99-104页 |
4.1.1 塔体倾斜 | 第99-101页 |
4.1.2 辅柱 | 第101-102页 |
4.1.3 构件局部损坏 | 第102-103页 |
4.1.4 二层明层斜撑 | 第103-104页 |
4.2 应县木塔工程概况 | 第104-105页 |
4.3 重力工况下的结构分析 | 第105-123页 |
4.3.1 柱侧移 | 第118-120页 |
4.3.2 斗侧移 | 第120-121页 |
4.3.3 梁落架 | 第121-123页 |
4.4 风载工况下的结构分析 | 第123-141页 |
4.4.1 柱侧移 | 第136-138页 |
4.4.2 斗侧移 | 第138-139页 |
4.4.3 梁落架 | 第139-141页 |
4.5 地震工况下的结构分析 | 第141-159页 |
4.5.1 柱侧移 | 第154-156页 |
4.5.2 斗侧移 | 第156-157页 |
4.5.3 梁落架 | 第157-1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5页 |
附录 | 第165-185页 |
附录A 应县木塔有限元模型建模对照表 | 第165-179页 |
附录B 应县木塔有限元模型附加自重荷载分布 | 第179-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