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奈保尔《米格尔街》的悲剧性探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7-17页 |
一、V.S.奈保尔生平及创作概述 | 第7-9页 |
二、V.S.奈保尔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9-13页 |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米格尔街》与悲剧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悲剧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一、悲剧与悲剧性 | 第17-20页 |
二、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米格尔街》与传统悲剧的联系与区别 | 第22-29页 |
一、传统悲剧的类型 | 第22-25页 |
二、《米格尔街》与传统悲剧的联系 | 第25-26页 |
三、《米格尔街》与传统悲剧的区别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米格尔街》悲剧性解读 | 第29-47页 |
第一节 语言失落之悲 | 第30-36页 |
一、语言的模拟 | 第30-34页 |
二、语言的第三空间——卡里普索小调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家庭错位之悲 | 第36-47页 |
一、家庭暴力的模仿 | 第36-38页 |
二、母爱神话的解构 | 第38-41页 |
三、两性关系的颠覆 | 第41-43页 |
四、“静默”的第三空间 | 第43-47页 |
第三章 《米格尔街》悲剧性探源 | 第47-59页 |
第一节 个人文化身份混杂 | 第47-54页 |
一、西印度群岛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47-49页 |
二、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三、英国文化的影响 | 第50-52页 |
四、奈保尔的文化困境 | 第52-54页 |
第二节 社会历史现实因素 | 第54-59页 |
一、帝国主义的崛起与落寞 | 第54-56页 |
二、特立尼达被殖民的苦难史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