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历史地段可持续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扬州老城区改造为例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经济意义 | 第10页 |
·文化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实地调研法 | 第11页 |
·系统归纳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4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第13-15页 |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历史地段的含义 | 第13页 |
·相似概念的理解 | 第13-14页 |
·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城市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 | 第14页 |
·历史地段的相关理论 | 第14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城市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研究理论发展 | 第15-17页 |
·实例分析——意大利古城热那亚老港改造 | 第17-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我国城市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研究理论发展 | 第18页 |
·实例分析——山西榆次老城南北商业街修复 | 第18-20页 |
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扬州老城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1-44页 |
1 扬州城市概况 | 第21-22页 |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自然环境 | 第21页 |
·社会经济环境 | 第21页 |
·人文环境 | 第21-22页 |
2 扬州老城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2-25页 |
·扬州老城区概况 | 第22页 |
·扬州老城区改造现状 | 第22-25页 |
·改造现状调查 | 第22-23页 |
·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3 扬州历史地段概况 | 第25-27页 |
·扬州古城分区保护 | 第25-26页 |
·扬州城市历史地段概况 | 第26页 |
·扬州老城区历史地段区域范围 | 第26-27页 |
4 扬州历史地段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7-43页 |
·用地性质 | 第27页 |
·景观环境 | 第27-41页 |
·水体景观 | 第27-34页 |
·街巷景观 | 第34-36页 |
·道路与广场景观 | 第36-39页 |
·公园景观 | 第39-41页 |
·历史文化资源 | 第41-43页 |
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扬州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综合分析 | 第44-67页 |
1 保护与更新的目标与原则 | 第44页 |
·保护与更新的目标 | 第44页 |
·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 第44页 |
2 保护与更新的方法与措施 | 第44-45页 |
·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 第44-45页 |
·公众参与制度的应用 | 第45页 |
3 保护与更新的内容 | 第45-62页 |
·用地性质 | 第45-47页 |
·景观环境 | 第47-59页 |
·水体景观 | 第47-51页 |
·街巷景观 | 第51-54页 |
·道路与广场景观 | 第54-57页 |
·公园景观 | 第57-59页 |
·历史文化资源 | 第59-62页 |
·运河文化 | 第59-60页 |
·盐商文化 | 第60-61页 |
·古城址 | 第61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61-62页 |
4 保护与更新的重点地段 | 第62-65页 |
·东关街历史文化保护区 | 第62-63页 |
·现状概况 | 第62-63页 |
·近年来的建设概况 | 第63页 |
·仁丰里历史文化保护区 | 第63-64页 |
·现状概况 | 第6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3-64页 |
·主要对策 | 第64页 |
·湾子街历史文化保护区 | 第64页 |
·现状概况 | 第6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4页 |
·主要对策 | 第64页 |
·南河下历史文化保护区 | 第64-65页 |
·现状概况 | 第64-6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5页 |
·主要对策 | 第65页 |
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近年来扬州历史地段改造实践与问题探讨 | 第67-73页 |
1 古运河文化公园 | 第67-69页 |
·项目背景 | 第67页 |
·规划理念 | 第67页 |
·保护与更新的内容 | 第67-69页 |
·基本框架 | 第67页 |
·沿河保护与更新的景观 | 第67-69页 |
·可持续性评价 | 第69页 |
2 教场历史地段整治 | 第69-72页 |
·项目背景 | 第69-70页 |
·功能定位 | 第70页 |
·保护与更新的内容 | 第70-72页 |
·建筑 | 第70-71页 |
·空间 | 第71页 |
·基础设施 | 第71-72页 |
·历史文化资源 | 第72页 |
·步行系统 | 第72页 |
·可持续性评价 | 第7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扬州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可持续性分析与展望 | 第73-86页 |
1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 第73-81页 |
·水体资源与环境 | 第73-76页 |
·已经取得的成绩 | 第73-74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74-76页 |
·历史文化街区 | 第76-77页 |
·已经取得的成绩 | 第76-77页 |
·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展望 | 第77页 |
·城市绿地景观 | 第77-78页 |
·历史文化资源 | 第78-81页 |
·已经取得的成绩 | 第78-80页 |
·历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展望 | 第80-81页 |
2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 第81-83页 |
·已经取得的成绩 | 第81-82页 |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展望 | 第82-83页 |
3 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 第83-85页 |
·已取得的成绩 | 第83-84页 |
·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展望 | 第84-85页 |
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语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附录 扬州老城区文物保护(控制)单位一览表 | 第89-92页 |
附录 图纸 | 第92-98页 |
详细摘要 | 第98-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