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3页
前言第14-18页
第一章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处方前研究第18-34页
    第一节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18-25页
        1 仪器与试药第18-19页
        2 试验方法与结果第19-23页
            2.1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制备第19页
            2.2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含量测定第19-22页
                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第19页
                2.2.2 溶液的配制第19-20页
                2.2.3 专属性考察第20-21页
                2.2.4 稳定性试验第21页
                2.2.5 线性关系考察第21-22页
                2.2.6 进样精密度第22页
                2.2.7 重复性第22页
                2.2.8 回收率第22页
            2.3 样品的含量测定第22-23页
        3 讨论第23-24页
        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节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方法学考察..第25-34页
        1 仪器与试药第25-26页
            1.1 仪器第25页
            1.2 试药第25-26页
        2 试验方法和结果第26-31页
            2.1 溶液的配制第26页
            2.2 系统适用性第26-27页
            2.3 线性关系第27页
            2.4 进样精密度第27-28页
            2.5 溶液稳定性第28页
            2.6 方法精密度第28页
            2.7 回收率第28-29页
            2.8 释放度测定方法第29-30页
            2.9 释放度验证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2页
        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二章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制剂工艺研究与评价第34-60页
    1 仪器与试药第34-35页
        1.1 仪器第34页
        1.2 试药第34-35页
    2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处方及工艺的研究第35-57页
        2.1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制备第35-36页
            2.1.1 含药层颗粒的制备第35页
            2.1.2 助推层颗粒的制备第35-36页
            2.1.3 压片第36页
            2.1.4 包衣第36页
        2.2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单因素考察第36-49页
            2.2.1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片芯单因素考察第36-40页
            2.2.2 非片芯因素的单因素研究第40-49页
        2.3 小结与讨论第49页
        2.4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处方优化第49-57页
            2.4.1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处方优化设计第49-51页
            2.4.2 模型拟合及优化第51-53页
            2.4.3 效应面分析第53-56页
            2.4.4 优化处方验证第56-57页
    3 讨论第57-58页
    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三章 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控释片的稳定性考察第60-70页
    1 仪器与试药第60-61页
        1.1 仪器第60页
        1.2 试药第60-61页
    2 试验方法第61-62页
        2.1 影响因素试验第61-62页
            2.1.1 高温试验第61页
            2.1.2 高湿试验第61-62页
            2.1.3 强光照射试验第62页
        2.2 加速试验第62页
        2.3 长期试验第62页
    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62-67页
        3.1 影响因素试验第62-64页
            3.1.1 高温试验第62-63页
            3.1.2 高湿试验第63-64页
            3.1.3 强光试验第64页
        3.2 加速试验第64-66页
        3.3 长期试验第66-67页
    4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结语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文献综述第76-88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发表论文第88-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配体交换逆流色谱拆分氨基酸类化合物和氧氟沙星对映体
下一篇:西罗莫司外用制剂的研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