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4 意义与目的 | 第15-16页 |
1.5 创意与亮点 | 第16-18页 |
2 研究框架 | 第18-23页 |
2.1 学科与领域 | 第18页 |
2.2 思想与理论 | 第18-19页 |
2.3 研究方法与逻辑 | 第19-23页 |
3 香囊价值分析 | 第23-34页 |
3.1 香文化 | 第23页 |
3.2 香囊 | 第23-24页 |
3.3 香囊符号提取 | 第24-26页 |
3.4 香囊三大属性的传承价值与精神指向 | 第26-33页 |
3.5 小结 | 第33-34页 |
4 虚拟社区的界面构成与微信平台优势分析 | 第34-48页 |
4.1 虚拟社区定义与发展脉络 | 第34页 |
4.2 虚拟社区界面设计分析 | 第34-43页 |
4.3 微信社交平台文化推广的用户定位与界面信息推广优势 | 第43-45页 |
4.4 微信社交平台文化推广的视觉语言优势 | 第45-46页 |
4.5 微信社交平台文化推广的交互语言优势 | 第46-47页 |
4.6 小结 | 第47-48页 |
5 微信社交平台香囊文化推广界面的用户体验研究 | 第48-72页 |
5.1 微信社交平台香囊文化推广的现状问题与研究计划 | 第48-52页 |
5.2 用户体验理论基础与其研究界面设计的意义 | 第52-53页 |
5.3 微信平台传统文化体验元素构成分析 | 第53-57页 |
5.4 微信社交平台香囊文化推广的界面设计要素 | 第57-64页 |
5.4.1 感官体验理论与界面设计指向 | 第57-59页 |
5.4.2 情感体验理论与界面设计指向 | 第59-60页 |
5.4.3 思考体验理论与界面设计指向 | 第60-62页 |
5.4.4 行为体验理论与界面设计指向 | 第62-63页 |
5.4.5 关联体验理论与界面设计指向 | 第63-64页 |
5.5 香囊文化推广的设计机会点 | 第64-69页 |
5.5.1 简洁整合的板块 | 第65-66页 |
5.5.2 流畅快速的交互 | 第66-67页 |
5.5.3 吸引推广的导向 | 第67-68页 |
5.5.4 趣味好评的展示 | 第68页 |
5.5.5 热点评选的权利 | 第68-69页 |
5.6 香囊文化推广的设计目的与功能定位 | 第69-71页 |
5.7 香囊文化推广虚拟社区的服务流程 | 第71-72页 |
6 基于用户体验推广香囊文化的界面设计 | 第72-96页 |
6.1 界面设计人群定位 | 第72页 |
6.2 界面设计原则与界面风格的色彩定位 | 第72-73页 |
6.3 基于用户体验机会点的界面设计 | 第73-77页 |
6.4 图标符号提取与设计 | 第77-79页 |
6.5 设计目的与信息架构 | 第79-80页 |
6.6 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实践与模拟运营 | 第80-81页 |
6.7 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可行性分析与推广效果评估 | 第81-96页 |
6.7.1 期望确认理论与香囊文化推广模型构建 | 第81-87页 |
6.7.2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87-92页 |
6.7.3 用户访谈与分析 | 第92-96页 |
7 传统文化虚拟社区界面设计 | 第96-98页 |
7.1 传统文化特性与设计思想 | 第96页 |
7.2 用户体验理论下传统文化虚拟社区界面设计 | 第96-98页 |
8 微信社交平台界面设计的发展趋势与设计策略 | 第98-102页 |
8.1 传统文化虚拟社区发展趋势 | 第98-99页 |
8.2 界面设计策略 | 第99-102页 |
9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附录 | 第109-119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9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第109页 |
C.中医研究中的香囊药剂成份、比重与功效 | 第109-111页 |
D.关于传统文化香囊公众号的用户使用行为调研问卷 | 第111-113页 |
E.用户界面期望确认模型影响因素调研数据表 | 第113-114页 |
F.用户访谈提纲与结果记录 | 第114-116页 |
G.基于微信社交平台香囊文化推广的用户界面设计 | 第116-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