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部分 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概述 | 第13-20页 |
一、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内涵界定 | 第13-16页 |
(一)核心要素 | 第13-14页 |
(二)其他相关要素 | 第14-16页 |
(三)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内涵 | 第16页 |
二、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性质 | 第16-18页 |
(一)具有程序性诉讼权利的属性 | 第16-17页 |
(二)属于人权保护在诉讼领域的体现 | 第17页 |
(三)彰显的是民族的自由权 | 第17-18页 |
(四)明确权利行使的有限性 | 第18页 |
三、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对少数民族的意义 | 第18-20页 |
(一)权利保障和民族地区司法水平的提升 | 第18-19页 |
(二)话语权的取得与政治地位的提高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法理基础 | 第20-25页 |
一、语言的常态竞争与异常介入因素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的互动 | 第21页 |
三、民族语言权利的表达与话语权的建构 | 第21-23页 |
四、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与司法诉讼保障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我国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现状 | 第25-39页 |
一、我国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相关规定 | 第25-26页 |
(一)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规定 | 第25-26页 |
(二)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评价 | 第26页 |
二、内蒙古在诉讼中对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情况 | 第26-31页 |
(一)双语诉讼模式 | 第28-30页 |
(二)专职翻译人员情况 | 第30页 |
(三)双语裁判依据齐备情况 | 第30-31页 |
三、我国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现实困境 | 第31-34页 |
(一)软件问题 | 第31-32页 |
(二)硬件问题 | 第32-34页 |
四、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一)立法保障措施缺失 | 第34-36页 |
(二)双语司法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 第36-38页 |
(三)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现代化配套设施不足 | 第38-39页 |
第四部分 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域外经验 | 第39-46页 |
一、国际法规范对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规定 | 第39-40页 |
二、域外国家对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实践 | 第40-46页 |
(一)俄罗斯实践 | 第41-42页 |
(二)挪威实践 | 第42-43页 |
(三)加拿大实践 | 第43-46页 |
第五部分 完善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问题的构想 | 第46-55页 |
一、健全司法诉讼规范性裁判依据 | 第46-47页 |
(一)完善和细化地方性法规 | 第46-47页 |
(二)加大对于裁判依据的翻译 | 第47页 |
二、深化双语人才管理机制 | 第47-51页 |
(一)双语法官管理机制 | 第47-50页 |
(二)司法诉讼翻译人才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三、提高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法院现代化建设 | 第51-52页 |
(一)编制科学财政规划,助力司法建设 | 第51-52页 |
(二)创建智慧法院,提升案件审判水平 | 第52页 |
四、对诉讼中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其他两点看法 | 第52-55页 |
(一)推进司法理念与实践经验的国际交流 | 第52-53页 |
(二)深化少数民族语言裁判文书的司法公开质效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