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量子信息简介 | 第16-17页 |
1.2 光学薛定谔猫态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量子导引及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小结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30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30-54页 |
2.1 光子 | 第30-31页 |
2.1.1 产生和湮灭算符 | 第30页 |
2.1.2 正交分量算符 | 第30-31页 |
2.2 量子态表示 | 第31-35页 |
2.2.1 密度矩阵 | 第31-32页 |
2.2.2 Wigner函数 | 第32-34页 |
2.2.3 特征函数 | 第34-35页 |
2.3 高斯操控 | 第35-37页 |
2.3.1 高斯性 | 第35页 |
2.3.2 高斯操作 | 第35-37页 |
2.4 常见量子态 | 第37-43页 |
2.4.1 相干态 | 第37-38页 |
2.4.2 压缩真空态 | 第38页 |
2.4.3 双模压缩真空态 | 第38-39页 |
2.4.4 热态 | 第39页 |
2.4.5 协方差矩阵 | 第39-40页 |
2.4.6 Fock态 | 第40-41页 |
2.4.7 Qubit态 | 第41-42页 |
2.4.8 薛定谔猫态 | 第42-43页 |
2.5 量子测量 | 第43-51页 |
2.5.1 Positive Operator Valued Measures | 第43-44页 |
2.5.2 量子态的条件制备 | 第44-45页 |
2.5.3 光子探测 | 第45-47页 |
2.5.4 平衡零拍探测 | 第47-49页 |
2.5.5 光学量子层析 | 第49-51页 |
2.6 小结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第三章 795nm压缩真空态光场的制备 | 第54-74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二次谐波的产生 | 第54-61页 |
3.2.1 理论分析 | 第55-58页 |
3.2.2 实验装置 | 第58-59页 |
3.2.3 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3.3 光学参量放大器 | 第61-68页 |
3.3.1 理论分析 | 第61-65页 |
3.3.2 压缩真空态产生的实验装置 | 第65-66页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6-68页 |
3.4 小结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第四章 光学薛定谔猫态的产生和幅度操控 | 第74-100页 |
4.1 引言 | 第74页 |
4.2 光学薛定谔猫态的产生 | 第74-89页 |
4.2.1 理论分析 | 第75-81页 |
4.2.2 光学薛定谔产生的实验装置 | 第81-87页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7-89页 |
4.3 薛定谔猫态幅度的确定性操控 | 第89-95页 |
4.3.1 理论分析 | 第90-92页 |
4.3.2 实验装置 | 第92-94页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4-95页 |
4.4 小结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第五章 量子导引交换 | 第100-124页 |
5.1 引言 | 第100-101页 |
5.2 高斯量子导引的量化 | 第101-103页 |
5.3 两组份高斯量子导引交换 | 第103-108页 |
5.3.1 两组份高斯量子导引交换方案 | 第103-105页 |
5.3.2 两组份高斯量子导引交换的计算结果 | 第105-108页 |
5.4 多组份高斯量子导引交换 | 第108-116页 |
5.4.1 多组份高斯量子导引交换方案 | 第109-111页 |
5.4.2 多组份高斯量子导引交换的计算结果 | 第111-116页 |
5.5 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期刊论文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