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1-37页 |
1.1 环境中纳米银(AgNPs)的来源 | 第21页 |
1.2 纳米银的环境效应 | 第21-28页 |
1.2.1 纳米银的物质化学性质 | 第21-22页 |
1.2.2 纳米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第22-24页 |
1.2.3 纳米银的抗菌效应 | 第24-28页 |
1.3 纳米银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 第28-34页 |
1.3.1 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的影响 | 第29-30页 |
1.3.2 纳米银对土壤硝化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的影响 | 第30-32页 |
1.3.3 纳米银对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的影响 | 第32-34页 |
1.4 纳米银对土壤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 | 第34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4-3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34-3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第二章 纳米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37-51页 |
2.1 引言 | 第37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2.2.1 药品与试剂 | 第37-38页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39页 |
2.2.3 供试土壤及样品培养 | 第39-40页 |
2.2.4 土壤微生物含量及活性分析 | 第40页 |
2.2.5 土壤总DNA提取及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0-41页 |
2.2.6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9页 |
2.3.1 AgNPs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2.3.2 AgNP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2.3.3 AgNPs对土壤细菌门、纲、目、科、属分类类群特征的影响 | 第44-48页 |
2.3.4 AgNPs对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及beta多样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2.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纳米银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51-72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2-58页 |
3.2.1 药品与试剂 | 第52-53页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3-54页 |
3.2.3 土壤硝化潜力及硝化细菌数量测定 | 第54页 |
3.2.4 Nitrosomonas europaea培养方法 | 第54-55页 |
3.2.5 测定Nitrosomonas europaea细胞凋亡及Ag+释放 | 第55-56页 |
3.2.6 Nitrosomonas europaea细胞观察 | 第56-57页 |
3.2.7 土壤硝化功能基因amoA、Arch-amoA测定 | 第57-58页 |
3.2.8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8-70页 |
3.3.1 AgNPs对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及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3.3.2 AgNPs对土壤硝化功能基因拷贝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3 AgNPs对Nitrosomonas europaea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1-68页 |
3.3.4 AgNPs对Nitrosomonas europaea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68-70页 |
3.4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纳米银对土壤氨化作用及反硝化细菌的影响 | 第72-87页 |
4.1 引言 | 第7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2-77页 |
4.2.1 药品与试剂 | 第72-73页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73-74页 |
4.2.3 土壤氨化作用强度及氨化细菌数量测定 | 第74-75页 |
4.2.4 土壤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75页 |
4.2.5 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及功能基因nosZ测定 | 第75页 |
4.2.6 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和Pseudomonas stutzeri培养方法及细胞观察 | 第75-76页 |
4.2.7 数据处理 | 第76-7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7-86页 |
4.3.1 AgNPs对土壤氨化作用及氨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77-78页 |
4.3.2 AgNPs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78-79页 |
4.3.3 AgNPs对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及功能基因拷贝数的影响 | 第79-80页 |
4.3.4 AgNPs对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和Pseudomonas stutzeri细胞生长与形态的影响 | 第80-86页 |
4.4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基于~(15)N同位素示踪分析纳米银对土壤氮肥转化的影响 | 第87-110页 |
5.1 引言 | 第87-88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88-93页 |
5.2.1 药品与试剂 | 第88页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8-89页 |
5.2.3 土壤氮素转化酶活测定 | 第89-90页 |
5.2.4 土壤NH4~+-N和NO_3-N含量测定 | 第90-91页 |
5.2.5 基于~(15)N稀释技术测定土壤初级氮素转化速率 | 第91-92页 |
5.2.6 数据处理 | 第92-9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93-108页 |
5.3.1 AgNPs对土壤氮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93-98页 |
5.3.2 AgNPs对土壤氮肥转化的影响 | 第98-102页 |
5.3.3 AgNPs对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的影响 | 第102-107页 |
5.3.4 AgNPs和NH_4NO_3对土壤硝化功能amoA和Arch-amoA基因拷贝数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4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10-113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0-112页 |
6.1.1 AgNPs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110页 |
6.1.2 AgNPs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6.1.3 AgNPs对土壤氨化作用及反硝化细菌的影响 | 第111页 |
6.1.4 基于~15N同位素示踪分析AgNPs对土壤氮肥转化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2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30页 |
附录 | 第130-132页 |
作者简介 | 第132-133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