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一)国内相关方面研究 | 第12-13页 |
| (二)国外相关方面研究 | 第13-14页 |
| (三)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 四、研究设计 | 第15-18页 |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二)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 | 第18-19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二)研究重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历史变迁下的女性家庭角色解读 | 第19-23页 |
| 一、传统社会里的慈母孝女贤妻 | 第19-21页 |
| 二、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形象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80后已婚女性家庭角色认知困境 | 第23-31页 |
| 一、角色认知困境的假设 | 第23页 |
| 二、个案背景 | 第23-25页 |
| 三、家庭角色认知困境的主要表现 | 第25-31页 |
| (一)在婚姻中对于幸福单向关注自身诉求 | 第25-26页 |
| (二)无法良好兼顾扮演职业、家庭两重角色 | 第26-27页 |
| (三)公婆和亲生父母无法相提并论 | 第27-28页 |
| (四)没有一个做称职好母亲的心理准备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女性家庭认知困境的社会成因分析 | 第31-35页 |
| 一、家庭结构与代际支持变化 | 第31-32页 |
| 二、现代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途径发生变化 | 第32页 |
| 三、由单性偏重转向双性平等 | 第32-33页 |
| 四、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期待增多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社工介入女性家庭角色认知困境的尝试 | 第35-52页 |
| 一、建立信任关系 | 第35-36页 |
| 二、发现案主存在的角色认知困境和产生原因 | 第36-39页 |
| 三、让案主树立信心并制定服务计划 | 第39-43页 |
| 四、协调改善案主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 第43-50页 |
| (一)工作内容:使安宁对婚姻家庭生活有合理期待 | 第43-44页 |
| (二)工作内容:将沟通常态化并以合理积极方式去表达,面对冲突理性客观 | 第44-48页 |
| (三)工作内容:重视家庭分工及双方姻亲关系 | 第48-49页 |
| (四)工作内容:达成共识形成一致家庭计划 | 第49-50页 |
| 五、结案与评估 | 第50页 |
| 六、个案回顾与反思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