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论文--防洪工程论文

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区洪水资源利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1页
        1.2.1 洪水资源利用研究进展第9-10页
        1.2.2 河湖水系连通研究进展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技术路线第11-13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13-22页
    2.1 自然环境第13-15页
        2.1.1 气候特征第13-14页
        2.1.2 地形地貌第14-15页
        2.1.3 土壤植被第15页
    2.2 社会经济第15页
    2.3 水文状况第15-17页
        2.3.1 河流湖泊第15-17页
        2.3.2 暴雨洪水第17页
    2.4 河湖水系连通第17-21页
    2.5 小结第21-22页
3 水动力模型构建第22-32页
    3.1 MIKE11模型简介第22-23页
    3.2 HD模型构建第23-26页
        3.2.1 河网文件第24页
        3.2.2 断面文件第24-25页
        3.2.3 边界文件第25页
        3.2.4 参数文件与模拟文件第25-26页
    3.3 模型参数率定分析第26-28页
    3.4 引水建筑物控制策略探讨第28-31页
        3.4.1 堰的控制策略第29-30页
        3.4.2 拦河闸控制策略第30页
        3.4.3 侧向引水闸控制策略第30-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4 洪水引蓄边界阈值分析第32-42页
    4.1 河道内边界阈值计算第32-37页
        4.1.1 河道洪水引蓄安全值确定第32-35页
        4.1.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第35-37页
    4.2 河道外边界阈值计算第37-41页
        4.2.1 湖泡水库需水计算第37-38页
        4.2.2 湿地生态需水计算第38-41页
        4.2.3 农田灌区需水计算第41页
    4.3 小结第41-42页
5 河道引洪影响分析第42-47页
    5.1 对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第42-45页
    5.2 对河道内生态环境的影响第45页
    5.3 对月亮泡水库的影响第45-46页
    5.4 小结第46-47页
6 洪水引蓄方案制定及效益分析第47-64页
    6.1 受水单元引洪优先级评估第47-52页
        6.1.1 层次分析法第47页
        6.1.2 引洪优先级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第47-49页
        6.1.3 引洪优先级评价结果第49-52页
    6.2 不同来水年份洪水引蓄方案第52-55页
        6.2.1 原则依据第52-53页
        6.2.2 引洪方案第53-55页
    6.3 不同来水年份引洪结果及效益分析第55-63页
        6.3.1 小洪水年份引洪结果第55-56页
        6.3.2 一般洪水年份引洪结果第56-57页
        6.3.3 较大洪水年份引洪结果第57-61页
        6.3.4 不同来水年份引洪效益第61-63页
    6.4 小结第63-6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4-67页
    7.1 结论第64-66页
    7.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0-71页
致谢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模型约束的乱序流程日志高效修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