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酞菁的发展 | 第10页 |
1.2 酞菁的结构及性质 | 第10-12页 |
1.3 酞菁电子吸收光谱的研究 | 第12-15页 |
1.3.1 酞菁的电子结构 | 第12页 |
1.3.2 酞菁的光谱性质 | 第12-13页 |
1.3.3 中心金属离子对Q带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4 取代基对Q带的影响 | 第14页 |
1.3.5 分子间聚集对Q带的影响 | 第14-15页 |
1.4 酞菁的团聚性质 | 第15页 |
1.5 酞菁的合成方法 | 第15-19页 |
1.5.1 固相合成法 | 第16-17页 |
1.5.2 液相合成法 | 第17-18页 |
1.5.3 微波合成法 | 第18-19页 |
1.6 酞菁的应用 | 第19-26页 |
1.6.1 酞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6.2 DSSC的结构及原理 | 第21-23页 |
1.6.3 染料敏化剂的现状 | 第23页 |
1.6.4 酞菁敏化剂的发展 | 第23-25页 |
1.6.5 酞菁在电致发光方面的应用 | 第25页 |
1.6.6 酞菁在光动力疗法方面的应用 | 第25-26页 |
1.6.7 酞菁在气体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第26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含烷氧基酞菁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8-48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4页 |
2.2.1 实验药品与实验设备 | 第29-30页 |
2.2.2 4-羟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的合成与表征 | 第30-31页 |
2.2.3 4-(对戊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2页 |
2.2.4 4-(对辛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页 |
2.2.5 2(3),9(10),16(17),23(24)-四-(对戊氧基苯氧基)锌酞菁(PPc)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33页 |
2.2.6 2(3),9(10),16(17),23(24)-四-(对辛氧基苯氧基)锌酞菁(OPc)的合成与表征 | 第33-34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34-35页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页 |
2.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第34页 |
2.3.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2.3.4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5页 |
2.3.5 同步热分析 | 第3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2.4.2 核磁谱图分析 | 第36页 |
2.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6-38页 |
2.4.4 酞菁的团聚性研究 | 第38-41页 |
2.4.5 氧化还原性能研究 | 第41-43页 |
2.4.6 热失重谱图分析 | 第43-44页 |
2.4.7 DSSC的光伏性能测试 | 第44-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含芳氧基酞菁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8-64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3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8-50页 |
3.2.2 4-苯氧基邻苯二甲腈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页 |
3.2.3 4-萘氧基邻苯二甲腈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51页 |
3.2.4 4-(2-甲基-8-氧基喹啉)邻苯二甲腈的合成与表征 | 第51-52页 |
3.2.5 2(3),9(10),16(17),23(24)-四-苯氧基锌酞菁(TPPc)的合成 | 第52页 |
3.2.6 2(3),9(10),16(17),23(24)-四-萘氧基锌酞菁(NPc)的合成 | 第52-53页 |
3.2.7 2(3),9(10),16(17),23(24)-四-(2-甲基-8-氧基喹啉)锌酞菁(QPc)的合成 | 第53页 |
3.3 测试与表征 | 第53-54页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页 |
3.3.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3.3.3 循环伏安测试 | 第54页 |
3.3.4 同步热分析 | 第5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3.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55-56页 |
3.4.3 酞菁的团聚性研究 | 第56-59页 |
3.4.4 氧化还原性能研究 | 第59-60页 |
3.4.5 热失重谱图分析 | 第60-61页 |
3.4.6 DSSC的光伏性能测试 | 第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