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6-18页 |
1.1 课题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6页 |
1.3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文献分析 | 第18-24页 |
2.1 《法哲学原理》版本考察 | 第18-20页 |
2.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版本考察 | 第20-22页 |
2.3 涉及的重要概念辨析 | 第22-24页 |
第3章 马克思思想从国家哲学到政治经济学的转变 | 第24-35页 |
3.1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从国家哲学迈向政治经济学 | 第24-26页 |
3.2 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政治经济学特征 | 第26-30页 |
3.3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哲学的批判 | 第30-35页 |
第4章 普遍性使命的承担者是普遍等级还是无产阶级 | 第35-43页 |
4.1 从等级到阶级:迈向近代社会 | 第35-37页 |
4.2 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普遍等级的逻辑构建 | 第37-39页 |
4.3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第39-43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3-48页 |
5.1 对“卡尔马克思”问题和马克思与黑格尔问题的回应 | 第43-44页 |
5.2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