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 生物柴油 | 第9-10页 |
2 光皮树籽油是较理想的生物柴油 | 第10-12页 |
·光皮树籽油油脂性能 | 第10-11页 |
·光皮树生物特性优良便于推广种植 | 第11页 |
·光皮树籽油开发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3 生物柴油研究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4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5 酶法制备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光皮树籽及油理化性能测定分析 | 第18-31页 |
1 材料方法 | 第18-24页 |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8页 |
·试验试剂 | 第18-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4页 |
·三部分光皮树籽油的制备 | 第19-20页 |
·光皮树籽千粒重的测定 | 第20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含油量测定 | 第20页 |
·酸价的测定 | 第20-21页 |
·碘价的测定 | 第21页 |
·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21页 |
·皂化值的测定 | 第21页 |
·色谱分析条件及定量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21-23页 |
·生物柴油定量分析方法的验证试验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常规指标分析结果 | 第24-25页 |
·油样色谱分析结果 | 第25-27页 |
·光皮树籽皮油色谱分析 | 第25页 |
·光皮树籽核油色谱分析 | 第25-26页 |
·光皮树籽整籽油色谱分析 | 第26-27页 |
·线性相关性测定结果 | 第27-29页 |
·回收率及重现性试验结果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光皮树籽生物柴油的酶促制备试验 | 第31-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试验试剂 | 第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5页 |
·光皮树籽油脱杂精炼 | 第32页 |
·酶促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2-34页 |
·光皮树籽油LiPozyme TLIM脂肪酶的酶解试验 | 第34页 |
·光皮树籽油Novozym435脂肪酶的酶解试验 | 第34-35页 |
·LiPozyme TLIM脂肪酶因素优化试验 | 第3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LiPozyme TLIM和Novozym435脂肪酶的酶解效果比较 | 第35-36页 |
·LiPozyme TLIM脂肪酶正交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LiPozyme TLIM脂肪酶最佳酶解条件的验证试验 | 第37-38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无溶剂体系下酶促制备试验 | 第39-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试验试剂及材料 | 第39-40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无溶剂体系下LiPozyme TLIM脂肪酶的催化试验 | 第40页 |
·双酶组合催化酯交换试验 | 第40-41页 |
·有溶剂、无溶剂、及无溶剂下双酶组合酶解比较试验 | 第41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无溶剂下LiPozyme TLIM脂肪酶的催化试验结果 | 第41-43页 |
·双酶组合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页 |
·比较试验分析 | 第43-44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 | 第45-47页 |
1 总结 | 第45页 |
2 创新点 | 第45页 |
3 建议与展望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