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2 SOLIDWORKS二次开发 | 第19-20页 |
1.3 注塑机合模机构外围钣金 | 第20-21页 |
1.4 磨盘式微量塑化与系列化设计 | 第21-22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5.1 SOLIDWORKS二次开发研究 | 第22页 |
1.5.2 自动装配研究 | 第22-23页 |
1.5.3 参数化设计研究 | 第23页 |
1.5.4 磨盘式微量注塑研究 | 第23-25页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自动装配程序设计 | 第27-37页 |
2.1 设计目标 | 第27-28页 |
2.2 设计流程 | 第28-35页 |
2.2.1 开发工具 | 第28页 |
2.2.2 核心内容 | 第28-29页 |
2.2.3 程序设计流程 | 第29-30页 |
2.2.4 数据库设计 | 第30-31页 |
2.2.5 宏文件数据的过滤与输入 | 第31-33页 |
2.2.6 VB.NET与SOLIDWORKS之间数据的传递 | 第33-34页 |
2.2.7 自动装配实例 | 第34-35页 |
2.3 自动装配功能的应用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非标设计程序设计 | 第37-49页 |
3.1 设计目标 | 第37页 |
3.2 设计方法 | 第37页 |
3.3 设计流程 | 第37-41页 |
3.3.1 设计总流程 | 第37-38页 |
3.3.2 拓扑关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3.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3.3.4 非标零部件的输出 | 第41页 |
3.4 程序设计 | 第41-47页 |
3.4.1 程序编写总流程 | 第41-43页 |
3.4.2 前期准备 | 第43页 |
3.4.3 函数的封装 | 第43-44页 |
3.4.4 非标文件属性栏的更改 | 第44页 |
3.4.5 非标设计的过程 | 第44-45页 |
3.4.6 操作界面 | 第45-46页 |
3.4.7 运行实例 | 第46-47页 |
3.5 非标设计的应用 | 第47-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钣金静态稳定性校核 | 第49-59页 |
4.1 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4.1.1 静态稳定性校核的目标 | 第49页 |
4.1.2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49-50页 |
4.1.3 抗倾覆稳定性模型简化与求解 | 第50-52页 |
4.2 程序设计 | 第52-57页 |
4.2.1 稳定性校核过程 | 第52-53页 |
4.2.2 自动装配与标准钣金稳定性系数的计算 | 第53-54页 |
4.2.3 非标钣金稳定性系数的计算的流程 | 第54-56页 |
4.2.4 增加结构稳定性的方法及反馈 | 第56-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磨盘微量塑化装置系列化设计 | 第59-73页 |
5.1 装置简介 | 第59-60页 |
5.2 系列化设计总流程 | 第60-61页 |
5.3 标准模型的建立与关键参数的选取 | 第61-63页 |
5.3.1 设计原理 | 第61页 |
5.3.2 主参数的选取 | 第61-62页 |
5.3.3 结构参数 | 第62-63页 |
5.4 流道的模拟与分析 | 第63-69页 |
5.4.1 流道的数学模型 | 第63-64页 |
5.4.2 边界条件 | 第64-65页 |
5.4.3 磨盘微量塑化装置的结构参数选择 | 第65页 |
5.4.4 正交试验设计 | 第65-66页 |
5.4.5 模拟结果 | 第66-68页 |
5.4.6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模拟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5.5 系列化设计程序的编写 | 第69-71页 |
5.5.1 总流程 | 第69-71页 |
5.5.2 系列化设计流程 | 第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1 自动装配程序 | 第79-81页 |
附录2 非标设计程序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5-87页 |
附件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