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鹅论文

Wnt信号通路在鹅皮肤及羽囊早期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1-12页
1 前言第12-22页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2页
    1.2 羽囊的发生发育第12-15页
        1.2.1 羽囊的发生发育过程第12-14页
        1.2.2 鸡羽囊形态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第14-15页
    1.3 Wnt信号通路在羽囊形态发生中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4 鹅羽囊发生发育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5 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概述第18-20页
        1.5.1 转录组测序的发展第18页
        1.5.2 RNA-seq的基本流程和数据处理第18-20页
    1.6 RNA-seq在鹅相关性状研究中的应用第20-21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7页
    2.1 试验材料第22-25页
        2.1.1 组织样品第22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2页
        2.1.3 主要的分子生物学试剂第22-23页
        2.1.4 其他试验用生化试剂的配制第23-24页
        2.1.5 原位杂交试剂配制第24-25页
    2.2 研究方法第25-37页
        2.2.1 转录组的建库流程第25页
        2.2.2 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分析流程第25-28页
        2.2.3 皖西白鹅背部皮肤RNA提取第28页
        2.2.4 cDNA第一链的合成及质量检测第28-29页
        2.2.5 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PCR扩增第29-30页
        2.2.6 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PCR扩增产物纯化第30-31页
        2.2.7 连接与转化第31页
        2.2.8 阳性单克隆菌菌液PCR第31-32页
        2.2.9 DNA测序及序列分析第32页
        2.2.10 定量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鹅胚皮肤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第32-33页
        2.2.11 整体原位杂交(WISH)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皖西白鹅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第33-37页
3 结果第37-54页
    3.1 鹅胚与鸡胚背部皮肤羽囊早期发育模式存在差异第37-38页
    3.2 皖西白鹅胚胎期背部皮肤RNA-seq整体质量评估及转录本拼接第38-39页
    3.3 基因功能注释第39-44页
        3.3.1 Nr注释结果第40-41页
        3.3.2 GO分类第41-42页
        3.3.3 KOG分类第42-43页
        3.3.4 KEGG分类第43-44页
    3.4 差异表达分析第44-46页
        3.4.1 差异基因的筛选第44-45页
        3.4.2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第45-46页
    3.5 羽囊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qRT-PCR)第46-49页
    3.6 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整体原位杂交验证第49-54页
4 讨论第54-59页
    4.1 皖西白鹅转录组测序时期的选择第54页
    4.2 Wnt信号通路候选基因在皖西白鹅胚胎羽囊发育中的作用第54-59页
        4.2.1 WNT16在皖西白鹅胚胎羽囊发育中的调节作用第54-55页
        4.2.2 DKK1在皖西白鹅胚胎羽囊发育中的调节作用第55-56页
        4.2.3 FZD1在皖西白鹅胚胎羽囊发育中的调节作用第56页
        4.2.4 LEF1在皖西白鹅胚胎羽囊发育中的调节作用第56-57页
        4.2.5 SFRP1与FRZB在皖西白鹅胚胎羽囊发育中的调节作用第57页
        4.2.6 SOSTDC1在皖西白鹅胚胎羽囊发育中的调节作用第57-59页
5 小结第59-61页
    5.1 本研究的结果与结论第59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第59页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MH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卵丘扩展的调控作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WSN的集约化猪舍多环境因子监测及CFD模拟的研究